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修行(為人父母第一課)/心智教育系列叢書
內容大鋼
親子關係的困境,本質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回聲。作者以細膩的洞察指出:孩子呈現的「果」,往往深埋著父母未愈的「因」。當我們凝視孩子的眼睛,看見的或許是自己幼年時未說出口的委屈;當我們觸碰孩子的抗拒,感知的也許是曾經未被接納的自己。這種代際傳承的情緒密碼若不破譯,終將在時光長河中形成宿命般的漣漪。
生命的流轉里,養育是一場雙向的修行。當新生命降臨的那一刻,父母便接過了傳承的火種,也接住了照見自我的明鏡。本書以獨特視角,揭開親子關係的深層密碼——那些未被妥善安放的童年創傷,未被有效釋放、清除和化解的負面情緒,終將在記憶深處形成猶如電腦程序一樣的「文件包」。它們如同刻錄在靈魂中的程序代碼,在相似的場景中悄然啟動,讓父母在無意識間復刻著家族的烙印。
全書以覺醒為始,從心智重構到情感連接,從破除桎梏到重塑對話,每個章節都如同打磨靈魂的鏡面。當我們學會用覺知之光照亮內心的暗室,當舊日的「文件包」被有效釋放、清除和化解,親子關係便回歸最本真的模樣——不再是控制與對抗的角力場,而是靈魂共同成長的樂園。在這裡,父母的覺醒終將喚醒生命最初的共振,讓愛在血脈中自由流淌,讓教育成為潤物無聲的傳承。
作者介紹
包豐源|責編:于建廷//臧贊傑
包豐源
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副會長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醫史文化分會副會長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醫院管理分會理事
中國未來研究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中醫領域技術委員
2023年度中醫情志療法科技創新人物獎獲得者
2021年中國大健康行業科技創新先鋒人物獎獲得者
2020年度中國心智教育最具時代影響力傑出人物獎獲得者
創立心智家園教育體系及相關課程:「生命智慧」「明心見性」「心轉病移」「為人父母」等。幫助更多人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生命智慧,提高生命價值,傳播善意和人間美好!
創立《情志療法操作規範》《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 抑鬱症調理》《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 乳腺增生調理》三項團體標準。獲得中國民族醫藥協會2023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該獎項為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
出版書籍:《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用心帶孩子》《成就孩子一生》《誰決定孩子的命運》《決勝右腦》《塑造中國形象》《永續發展》《用思想來改變一切》《系統贏天下》《心智能量》《心智的力量》《情志療法》《心轉病移》《共振》《今生相遇都是過往的重逢》《邊走邊悟》《不要拿過往的經歷當資本》《右腦制勝》等18部。
目錄
輯一 養育孩子是一場自我修行
01.生了孩子,就是父母了嗎?
02.好父母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學成的
03.重新認識你和孩子的關係
04.人的底層邏輯: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05.有怎樣的「文件包」,就會成為怎樣的父母
06.養育路上的難題是父母成長的契機
07.父母1%的提升,換得孩子99%的幸福
【個案解讀】
孩子對媽媽的不耐煩,原因讓媽媽沉默了
輯二 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01.教養方式定格孩子的人生底色
02.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用錯了方法
03.透過孩子照見自己的生命狀態
04.理解親子關係中的投射效應
05.當下的行為模式,源於過往的情緒記憶
06.父母的覺醒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個案解讀】
13歲孩子不想上學,是誰的心結未解開?
輯三 修正隱藏的「生命程序」
01.萬物皆有規律,一切皆有邏輯
02.看不見的生命程序,看得見的因果循環
03.時間解決不了根源性的情緒種子
04.積極地打開心門,要面對不要逃避
05.回到原點,找到自己的「文件包」
06.有效釋放情緒的三種方法
【個案解讀】
孩子頻繁請假,根源是父母的「舊傷」
輯四 孩子由你而來,但並不完全屬於你
01.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
02.父母的缺失與遺憾,不該由孩子來承擔
03.別因為你想贏,就教育孩子不能輸
04.最好的托舉是讓孩子成為自己
05.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與自由
06.溝通不是言語指令,是用心看見孩子
07.允許孩子有隱私,邊界是獨立的象徵
【個案解讀】
精心培養的孩子,為何高考前在家「躺平」?
輯五 父母的心智狀態,決定孩子的模樣
01.精神引領人生,思想塑造命運
02.父母的心智高度,決定養育的溫度
03.愛是給孩子賦能,不是給孩子設障
04.負面情緒是對心智能量的最大消耗
05.疾病是心靈的隱性表達
06.釋放情緒記憶,疏通阻塞的能量
07.父母的心智提升,改變孩子的人生
【個案解讀】
你沒有走出的情緒,正在偷偷複製給孩子
輯六 重建生命鏈接,提升家族能量
01.今生相遇都是過往的重逢
02.看不見的能量場,擺脫不了的羈絆
03.親子鏈接決定家族能量的延續
04.能量的傳承從接受開始
05.孩子的成長受制於家族能量
06.遵從家庭序位,修正失序的關係
07.對父母修「受」,對孩子修「舍」
【個案解讀】
為什麼不能和家人「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