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素養為綱的高中課程(新時代科學教育跨學科科創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 作者:劉招川//何方圓|責編:吳偉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59359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2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面向中學教師、中學生、科學教育相關研究者,探討在新時代科學教育背景下,以華二普陀跨學科科創課程實踐為案例,闡述課程的實施理念、策略、路徑、方法等,旨在提升學生科學素養,響應教育部關於加強科學教育的指導意見。作為華二普陀科創教育實踐的初步成果,本書不僅為華二普陀科學教育輔導團隊的教師提供課程實施的參考,更為那些致力於科學教育創新的同行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參考。
    本書能夠為推動新時代科學教育的深入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介紹
劉招川//何方圓|責編:吳偉

目錄
前言/劉招川
第一部分 背景與問題:跨學科科創課程的時代使命
  第一章 使命與追問:從「李約瑟之謎」看科學教育的時代使命
    第一節 「李約瑟之謎」對科學教育的啟示/何方圓
    第二節 新時代科學教育的責任與使命/何方圓
  第二章 歷史與進展:科創課程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國際科學教育的兩次轉向/張蒙
    第二節 國內外科創課程體系的比較分析/張蒙
  第三章 政策與理念:跨學科科創課程的基本依據
    第一節 從微觀學科教育到宏觀科學教育的頂層設計/張蒙
    第二節 新時代科創課程強調以跨學科為核心的課程設計/張蒙
    第三節 「大中小一體化」構建:橫向貫通與縱向銜接/張蒙
  第四章 意義與價值:科創課程何以需要跨學科設計
    第一節 跨學科教學的研究歷程與價值/孫夢園
    第二節 跨學科設計在高中生科創課程中的作用/孫夢園
    第三節 跨學科設計對提升高中生科學素養的意義/孫夢園
  第五章 問題與挑戰:跨學科科創課程面臨的困境
    第一節 觀念更新迫在眉睫/畢金秋
    第二節 資源孤島亟需打破/畢金秋
    第三節 組織實施有待突破/畢金秋
第二部分 設計與實施:跨學科科創課程的校本建構
  第六章 定位與目標:從「知識」到「素養」的科創課程設計
    第一節 科創課程的定位與目標/何方圓
    第二節 跨學科「思維工具箱」的構成內容/何方圓 湯晨毅
    第三節 跨學科QMCC科創教學模式/何方圓
  第七章 結構與內容:構建跨學科科創課程框架
    第一節 跨學科科創課程結構/李梅
    第二節 跨學科科創課程內容/林雨菲
  第八章 路徑與方法:基於跨學科QMCC教學模式的實施
    第一節 如何基於QFT教學生提出問題、確定選題/何方圓
    第二節 從課程到項目:如何在課題研究中運用科學方法/林雨菲
    第三節 從課程到項目:如何在課題研究中運用跨學科概念/湯晨毅
    第四節 如何獲取並分析研究數據/林雨菲
    第五節 如何展示並交流研究成果/林雨菲
  第九章 評價:科創課程的評價體系建設
    第一節 構建校本課程評價體系的挑戰、原則與依據/張也冬
    第二節 評價體系的指標構建及其應用/張也冬
  第十章 支撐:科創課程的支持系統建設
    第一節 教師隊伍建設/陳秋妍
    第二節 校園實驗室建設/章藝瀠
    第三節 科創資源管理與數據分析平台建設/張也冬
第三部分 案例與反思:跨學科科創課程的實踐探索
  案例一 從調研到應用:社科跨學科課題研究的巧思與轉化/陳秋妍
  案例二 螺戰新紀元:跨學科QMCC教學模式下的福壽螺防治綠色革命/何方圓
    案例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案例三 中紅外吸收光譜探究水果腐敗的過程——物生跨學科實踐/林雨菲
  案例四 乳酸菌vs亞硝酸鹽:生化跨學科科創課題的實踐過程/章藝瀠
    案例評析:導師是課題的引路人
  案例五 跨學科視角下高中生科學素養的培育研究——以課題「又好又快識別蜥蜴種類」為例/孫夢園
  案例六 小氣泡大能量:「跨學科思維工具箱」在水環境治理中的創新應用/李梅

    案例評析:跨學科屬性需顯性化
  案例七 技術與科創的融合:高中通用技術的跨學科科創課程實踐/劉海生
    案例評析:多課程融合促進「跨·學科」/何方圓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