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註冊 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脾不虛病不找(脾胃調理一本就夠)

  • 作者:編者:楊力|責編:李瑩肖//董玲
  • 出版社:江蘇科技
  • ISBN:9787571348694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2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凝聚了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50多年的研究實踐心得,將各種簡單、安全、好用的脾胃保養經驗,向讀者朋友傾囊相授傳授,全家人均可從中受益。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方法簡單有效,本書將為您帶來:
    5個脾虛小信號:你的身體會說話,脾虛問題早發現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脾虛了呢?其實很簡單。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留心觀察自己的身體,就能看出端倪。有5個脾虛的小信號:面色萎黃、手腳冰涼、口腔異味等,早發現早調理,將疾病扼制在萌芽狀態。
    23種養脾明星食材:發揮食物的滋補功效,吃出強健的脾胃
    葯補不如食補,食養是健脾的快捷方式,我們可以精選家門口超市和菜市場就能購買到的23種養脾食物,通過一日三餐,漸漸讓脾變強大。
    10個健脾特效穴位:按按捏捏百病消
    按摩一些部位,也可以達到較好的健脾效果,這些部位主要分佈在人體的腹部、足部和背部,每個人都很方便操作。本書精選了10個特效健脾穴位,每天花2?3分鐘的時間按按捏捏,脾胃就會變強健。
    21個生活小妙招:每天動一動,脾胃強十倍
    本書還特別為大家提供了21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在日常工作、學習的間隙,稍微活動一下,既簡單又省力,還能強健脾胃。
    12種常見病調理方案:調理脾胃,見效更快
    中醫講「百病歸於脾」,疲勞、失眠、消化不良、肥胖、免疫力差……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問題,其實都和脾密切相關。我們需要補脾、健脾、醒脾、消脾、升脾,把脾養壯了,各種病就都沒了。

作者介紹
編者:楊力|責編:李瑩肖//董玲
    楊力,中國首席中醫養生專家     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特邀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紐約州執照針灸醫師聯合公會特聘教授     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博士生院特聘博士生導師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從事中醫研究45年,行醫長達40年之久,重視對症飲食養生。近10年來,其數千場公益講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曾多次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北京衛視、山東衛視、福建衛視、湖南衛視、遼寧電視台等進行養生宣教。從20世紀80年代起至今,其著作累計字數已達2000余萬字,其中中醫養生書籍已出版30余種,代表作有《五穀雜糧養生粥》《對症滋補養生湯》《好吃養生家常菜》《小食材大功效》《養生先養腎》《小中藥大養生》《對症養生飲食宜忌速查全書》等,反響甚大,現已進入千家萬戶。

目錄
第1章  脾是生命的根 脾好人不老
  養「脾」不等於養「脾臟」
  不做「黃臉婆」,養脾就是養氣血
  「喝涼水都長肉」是脾惹的禍
  「怎麼吃都不胖」是胃強脾弱
  既怕冷又怕熱就是脾虛
  永遠睡不醒是「脾乏」
  脾胃虛寒讓人口水橫流
  食慾缺乏是脾胃在「鬧情緒」
第2章  養脾要養在點子上
  掌握脾的五個特性
  養脾就要守住脾的陰陽
  春夏秋冬,養脾要因時而動
第3章  脾為後天之本 脾好了百病不生
  脾是五臟六腑的「糧倉」
  脾與胃:相互協調,親如手足
  脾與腎:先天、後天相互補養
  脾與肝:肝臟「鬱悶」,脾也受罪
  脾與心:心為母、脾為子
  脾與肺:脾的強弱決定肺的盛衰
  五色食物養五臟
第4章  身體會說話 脾有問題早發現
  唇舌是脾胃的「情報站」
  面色萎黃,脾虛惹的禍
  手掌冰涼、大魚際凹陷,都是脾的問題
  口腔異味是脾有濕濁的信號
  大便出問題是脾功能受了損傷
第5章  脾傷百病生 脾好病不找
  感冒:脾虛讓人免疫力下降
  失眠:憂思傷脾使人入睡困難
  身上沒勁:脾胃虛損
  咳嗽、哮喘:脾為肺之母
  下肢水腫:脾的水濕運化不利
  肝病:治肝病要先養脾
  高血壓:肝脾互擾
  血脂異常:脾胃失調惹的禍
  糖尿病:脾虛失健
  慢性胃炎:肝氣鬱結脾失健運
  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失調導致
  胃下垂:脾氣虛而下陷
  專題:脾胃不適,用對中成藥
第6章  老中醫推薦23種養脾的明星食材
  滋補脾胃,吃什麼有效
  粳米:補脾養五髒的五穀之長
  玉米:健脾利濕的「珍珠米」
  小米:健脾和胃的「良藥」
  小麥:養心健脾的營養寶藏
  薏米:除濕益脾的佳品
  紅棗:補氣健脾的「維生素果」
  山藥:健脾固腎的山珍妙藥

  蓮子:脾、腎、心三補合一
  蘋果:健脾和胃的「養生果」
  山楂:消肉食的佳品
  生薑:健脾胃、散風寒,冬病夏治
  番茄:健脾化滯的長壽果蔬
  桂圓:補心益脾的果中神品
  蓮藕:健脾益氣的「滋補靈根」
  南瓜:健脾養胃又補血
  羊肉:冬季健脾補虛不可缺
  牛肉:養脾益氣的「肉中驕子」
  雞肉:健脾胃益五髒的「羽族之首」
  鯽魚: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補脾
  黃豆:健脾補虛的豆族之王
  白扁豆:健脾祛濕的天然主食
  豌豆:健脾補腎的豆族聖品
  綠豆:解毒養脾的「濟世之良谷」
  專題:脾虛者需忌諱的食物
第7章  打通脾經 經絡按摩手到病能除
  隱白穴:快速止血治崩漏
  大都穴:緩解胃痙攣,趕走抑鬱
  太白穴:理氣運化的健脾要穴
  公孫穴:消除胸腹部不適
  三陰交穴:婦科病首選穴
  漏谷穴:利水祛濕找此穴
  地機穴:解痙鎮痛,治痛經
  陰陵泉穴:祛濕消炎,解小便不暢
  血海穴:活血化瘀,通暢氣血
  大橫穴:每天5分鐘,減肥促消化
  專題:足太陰脾經
第8章  養脾要從細節做起 生活中的養脾學問
  脾胃喜動,但要運動有方
  散步是最簡單的養脾運動
  踢毽子,邊玩遊戲邊養脾
  八段錦,調理脾胃臂單舉
  小腿集中脾胃經,閑時別忘動動腳
  擦丹田:增強胃腸功能
  扭腰:健胃防便秘
  五禽熊戲,大補脾胃
  「呼」字功:保衛中氣不生邪
  練太極,陰陽調和能利脾
  搓搓耳朵,活血調脾胃
  按壓勞宮穴,刺激脾胃陽氣
  足底按摩,改善脾胃病
  脾胃強壯操,去脾胃寒濕
  三個小動作,健脾助消化
  葯浴泡腳,溫升脾陽
  以酒為漿,脾胃定遭罪
  多捏脊背,改善脾胃虛弱
  沒事兒敲敲牙,養胃又健脾
  練練內丹功,養脾氣、強身體

  養脾胃也要分「南北」
附錄1 兒童養脾的按摩療法
附錄2 兒童養脾胃的熱門食譜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