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從天工開物到飛天巡洋(中國機械史中的課程思政)

  • 作者:編者:耿俊浩//周計明//劉書暖|責編:苗慶波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70209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1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中國機械史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工程倫理、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團隊意識五類思政要素為經,以中國機械史輝煌燦爛的古代、救亡圖存的近代和追趕超越的現代三個歷史主題為緯,以直接相關、辯證思考、歷史發展、重點突出為甄選原則,以中國機械史料和大量專業文獻為來源,分析了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時代內涵和教學目標,全面整理、精心設計了64個機械領域典型課程思政案例,結合機械專業內涵對每個案例進行了評析和教學建議,並在未來課程思政發展、課程思政教學之「度」和課程思政的系統化建設方面給出了建議,最後在附錄中給出了中國機械發展典型成果簡史和中國製造業(含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全書正文共七章,包括導論、家國情懷、工程倫理、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團隊意識、其他思考。其後還有附錄。本書內容覆蓋面廣、體系新穎、專業性強、細節豐富,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或相關工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參考書,也可以作為機械類專業或相關專業學生課程思政自學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耿俊浩//周計明//劉書暖|責編:苗慶波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中國機械發展史與中華文明
  1.2  機械類人才培養與課程思政
  1.3  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案例教學
  參考文獻
第2章  家國情懷
  2.1  引言
    2.1.1  家國情懷內涵的演變
    2.1.2  機械工程與家國情懷
    2.1.3  機械工程領域的家國情懷內涵及其教學要求
  2.2  家國情懷之古代部分
    2.2.1  中華始祖鑄鼎  奠基中華文明
    2.2.2  墨子擬械救宋  踐行兼愛非攻
    2.2.3  杜詩省愛民役  造作水排便民
    2.2.4  蘇頌道德博聞  領創天文儀器
    2.2.5  宋應星撰百科  《天工開物》大成
  2.3  家國情懷之近代部分
    2.3.1  左宗棠辦洋務  維護民族利益
    2.3.2  丁拱辰演火炮  以軍械御外辱
    2.3.3  徐壽製造「黃鵠」  開創造船工業
    2.3.4  馮如研製飛機  航空報國豐碑
  2.4  家國情懷之現代部分
    2.4.1  「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  一生只干一件事
    2.4.2  殲-10戰鬥機之父宋文驄  澎湃強國雄心
    2.4.3  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為國盡忠就是孝
    2.4.4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  國家需要就去做
    2.4.5  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  堅決執行國家意志
  參考文獻
第3章  工程倫理
  3.1  引言
    3.1.1  工程倫理內涵的演變
    3.1.2  機械工程與工程倫理
    3.1.3  機械工程領域的工程倫理內涵及其教學要求
  3.2  工程倫理之古代部分
    3.2.1  墨家崇科技重倫理  貴義尚利道技合一
    3.2.2  管仲論誠工和良工  規範工匠職業道德
    3.2.3  西漢彩繪雁魚銅燈  以人為本融入環保
    3.2.4  張衡向學無堅不鑽  終成候風地動儀
  3.3  工程倫理之近代部分
    3.3.1  炮彈質量塞責成工  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3.2  民國輪船事故頻發  船傾人沒損失慘重
    3.3.3  徐良裘建職業學校  培養工匠職業道德
    3.3.4  劉仙洲修編機械史  求真求實嚴謹規範
  3.4  工程倫理之現代部分
    3.4.1  甬溫線動車事故  倫理之殤發人深省
    3.4.2  胡雙錢做人放首位  金屬雕花助飛大客
    3.4.3  李峰精益求精成信仰  確保火箭導航精度
    3.4.4  高鳳林和產品「結婚」  終成發動機焊接大師
    3.4.5  胡勝精心又靜心  降低雷達2m誤差
  參考文獻

第4章  科學精神
  4.1  引言
    4.1.1  科學精神內涵的演變
    4.1.2  機械工程與科學精神
    4.1.3  機械工程領域的科學精神內涵及其教學要求
  4.2  科學精神之古代部分
    4.2.1  《考工記》集工藝大成  尊重規律精益求精
    4.2.2  魏晉馬鉤天下至巧  敢於挑戰勇於探索
    4.2.3  綦毋懷文煉鋼製刀  千錘百煉大膽創新
    4.2.4  郭守敬創渾天簡儀  批判探索繼往開來
    4.2.5  薛景石著《梓人遺制》  嚴謹創新無私傳承
  4.3  科學精神之近代部分
    714.3.1  徐建寅日手杵白、親自研煉  傳科技之道而以身殉國
    4.3.2  吳健自主拼搏闖難關  奠定近代冶金行業基礎
    4.3.3  魏瀚繪算圖式、苦心孤詣  造中華所未曾有之巨艦
    4.3.4  支秉淵實業救國不怕失敗  振興柴油機製造民族工業
  4.4  科學精神之現代部分
    4.4.1  精心組織、實事求是  海外建橋援助他邦
    4.4.2  六年堅持不懈技術攻關  盾構機打破壟斷世界領先
    4.4.3  科學求實研製高鐵技術  拼搏奉獻始成高鐵精神
    4.4.4  拼搏奉獻、勇攀高峰  心「蛟龍」深潛人龍宮
    4.4.5  嚴謹務實、一絲不苟  火神「祝融」邀游火星
  參考文獻
第5章  創新思維
  5.1  引言
    5.1.1  創新思維內涵的演變
    5.1.2  機械工程與創新思維
    5.1.3  機械工程領域的創新思維內涵及其教學要求
  5.2  創新思維之古代部分
    5.2.1  河姆渡創榫卯  成就建築瑰寶
    5.2.2  創鑄永樂大鍾  彰顯高超技藝
    5.2.3  織為雲外秋雁行  機成錦繡絲綢路
    5.2.4  齊紈魯鎬車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5.2.5  運用機構之奇跡  香爐常平置被中
  5.3  創新思維之近代部分
    5.3.1  振武威荒服  致遠能摧堅
    5.3.2  奇思妙想黃履庄  清初發明第一人
    5.3.3  詹天佑建京張  圖強自力抗列強
    5.3.4  清朝「道員」謀突破  建造潛艇覆印象
  5.4  創新思維之現代部分
    5.4.1  萬噸壓機奠基礎  助力工業超美英
    5.4.2  戰機振翅巡天際  空心葉片顯神威
    5.4.3  北斗終圓導航夢  造福世界樹燈塔
    5.4.4  造島神器「天鯤號」  自主創新反封鎖
    5.4.5  載人航天「三步走」  圓夢「天宮」鬧天宮
  參考文獻
第6章  團隊意識
  6.1  引言
    6.1.1  團隊意識內涵的演變
    6.1.2  機械工程與團隊意識

    6.1.3  機械工程領域的團隊意識內涵及其教學要求
  6.2  團隊意識之古代部分
    6.2.1  術業專攻團隊協同  百工匯聚一車始成
    6.2.2  墨家弟子紀律嚴明  團隊協作造械守城
    6.2.3  團隊協作創新研發  終成水運儀象傑作
    6.2.4  分工協作製造寶船  萬眾一心七下西洋
  6.3  團隊意識之近代部分
    6.3.1  陳啟沅組建研發團隊  打造中國第一台繅絲機
    6.3.2  軍民共築革命後盾  悖牛溝兵工廠保供應
    6.3.3  研製首台國產機床  通力協作開創先河
    6.3.4  組建工程技術團體  繼往開來共謀大局
  6.4  團隊意識之現代部分
    6.4.1  師生齊心研製飛機  「延安一號」成功首飛
    6.4.2  「飛豹」精神永不磨滅  唱響航空報國樂章
    6.4.3  突破高鐵核心技術  成就協作攻關典範
    6.4.4  齊心研製長征六號  「一箭20星」打破紀錄
    6.4.5  研製載人深海潛水器  協作奉獻勇攀高峰
  參考文獻
第7章  其他思考
  7.1  面向未來的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案例思考
  7.2  如何把握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之「度」
  7.3  機械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應從案例走向體系
  參考文獻
附錄A  中國機械發展典型成果簡史
附錄B  中國製造業(含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