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學前兒童體質健康評價標準研製與應用

  • 作者:塗春景|責編:曹小雅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23611821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5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3?6歲是人體體質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質水平不但關係到兒童學齡前期的體質健康,而且對後期青少年階段、成年階段乃至老年階段都有深刻的影響。對學前兒童體質進行準確客觀的評價能夠有效、及時地反映出學前兒童體質存在的問題,進而為改善學前兒童體質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但體質評價需要科學的參考依據才能衡量,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質評價標準顯得尤為重要。囿於當時條件限制及時代變遷,我國現行使用的全國幼兒體質標準(2003年版)逐漸暴露出諸多缺陷。為彌補在體質測評體系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本研究運用國際上最新的GAMLSS模型構建了體質百分位數標準曲線,基於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科技部和衛健委等10部門組織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監測得到的國民體質大樣本數據,應用最新體質標準制定技術,構建我國學前兒童體質健康評價標準體系,指導我國學前兒童體質健康。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2003年版標準」的不足,探索建立個性化體質健康評價標準的科學方法,進而建立一套指標完善、科學合理、兼顧現實性和前瞻性的我國3?6歲學前兒童體質健康評價參考標準,以期更好地為我國學前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

作者介紹
塗春景|責編:曹小雅
    塗春景,博士,教授,江西永豐人,研究生導師,現任職于台州學院教師教育(體育)學院,體育學學科帶頭人,台州市第三層次(高端)人才。上海體育大學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博士生導師為國家國民體質監測與研究中心原主任江崇民研究員,在上海體育大學(導師陳佩傑教授)、同濟大學(導師龔銘新教授)訪學各1年。     長期從事體質與健康促進研究:①聚焦于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營養狀況、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發展規律與測評,以及中老年人體質發展規律與健康風險識別;②在體力活動測評、體力活動與體質健康的關係、體力活動對健康影響等方面也有較深入的研究;③近年來關注AI智能化體育設備研發、運動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課程研發。     近5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科技創新項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規劃重點項目、浙江省教育規劃重點項目,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多項省級項目。以第一作者在權威期刊《體育科學》、一級期刊《中國體育科技》、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SCI和SSCI一區等發表核心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教學方面曾獲江西省高校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

目錄
研究背景
技術路線圖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主要概念界定
    1.1  體質
    1.2  健康
  2  體質評價標準的研製現狀
    2.1  國內體質評價標準的研製現狀
    2.2  國外主要國家體質評價標準的研製現狀
  3  體質評價標準制定方法的研究現狀
    3.1  單項指標評價方法
    3.2  綜合評價指標賦權方法的研究現狀
  4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基於GAMLSS模型的我國3?6歲學前兒童單項體質指標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1  前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建模指標
    2.3  研究方法
  3  GAMLSS模型的構建方法及過程
    3.1  選擇分佈模型
    3.2  參數估計
    3.3  模型擬合優度的診斷與檢驗方法
    3.4  GAMLSS模型應用步驟
  4  研究結果
    4.1  身高標準體重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2  身高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3  體重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4  BMI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5  坐位體前屈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6  10米折返跑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7  立定跳遠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8  雙腳連續跳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9  網球擲遠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10  走平衡木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建立
    4.11  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一致性應用檢驗
  5  討論與分析
    5.1  GAMLSS百分位數標準曲線的研製思路
    5.2  本研究百分位數標準曲線與「2003年版標準」對比
  6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我國3?6歲學前兒童體質綜合評分標準制定及應用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3  綜合評分標準研製過程與結果
    3.1  單項體質指標評分標準的制定
    3.2  「層次分析-熵值」主客觀組合賦權研究
    3.3  綜合評分參考標準研究
  4  評分標準應用研究

    4.1  本研究評分標準與「2003年版標準」評分比較
    4.2  綜合評分應用
  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超重、肥胖臨界值的建立及應用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指標及其測試方法
  3  基於身高標準體重的超重、肥胖界值線劃分
  4  研究結果
    4.1  正常體重和超重分佈情況
    4.2  正常體重與超重學前兒童的身體形態比較
    4.3  正常體重與超重學前兒童20米漸進式折返跑成績比較
    4.4  正常體重與超重學前兒童的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4.5  正常體重與超重學前兒童的視力比較
    4.6  正常體重組與超重組體質的總分比較
  5  討論與分析
    5.1  與IOTF標準診斷超重、肥胖率的差異
    5.2  與BMI在診斷超重、肥胖率方面的差異
    5.3  不同體重等級組的體質健康水平比較
  6  本章小結
全文總結與展望
  1  全文總結
  2  主要創新之處
  3  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