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一種責任倫理的視野)

  • 作者:郭鳳英//郭曉琳|責編:吳芸茜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20957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通過對公共教育服務政策的分析,建構了公共教育服務理論,然後基於責任倫理學視角,運用公共教育服務理論,透視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職能觀對以往觀點的創新與超越。將公共教育看作一種服務,意味著國家政府、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為學生提供公共教育服務。這一理念本身是人的制度化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學校教育之公共價值理性的解讀和追尋。中小學作為接受政府委託代理公共教育的機構,其公共教育服務職能的充分發揮既是政府職能轉變的結果,也標志著公共教育制度在我國的確立。本書適合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和教育從業者使用。

作者介紹
郭鳳英//郭曉琳|責編:吳芸茜

目錄
緒論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意義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述評
    (一)學校職能綜述
    (二)公共教育服務綜述
    (三)責任倫理綜述
  三、概念界定
    (一)中小學
    (二)公共教育服務
    (三)責任
    (四)責任倫理
    (五)學校公共教育服務職能
  四、本書研究思路與內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內容及主要觀點
    (三)創新點
第一章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與責任倫理的政策概述
  一、公共教育服務與責任倫理的政策背景
    (一)公共教育服務政策背景:政治、經濟、文化的衝突與妥協
    (二)政府責任倫理的政策體現:兩部重要法律的頒布
    (三)政策亮點:滿意、均衡、均等、服務體系等話語
  二、我國公共教育服務政策的意義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風向標
    (二)中小學職能的新要求
    (三)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二章  公共教育服務的理論基礎
  一、公共教育服務理論相關概念內涵及拓展
    (一)公共教育服務相關概念的內涵追尋
    (二)相關理論的貢獻
  二、公共教育服務理論的自我建構
    (一)公共教育服務的內涵
    (二)公共教育服務的實質
    (三)義務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務性質
    (四)公共教育服務的核心主體
第三章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的制度責任倫理
  一、中小學的組織特徵與制度責任倫理
    (一)中小學的組織特徵
    (二)中小學的制度責任倫理解析
  二、中小學:承擔制度假設與倫理文化的和諧校園責任
      (一)制度假設:有善有惡、道德人與有限理性
      (二)和諧校園責任實現的制度文化:教育精神、道德理性與責任交匯
  三、中小學:踐行道德意蘊與以人為本的教育場域責任
    (一)中小學是具有道德意蘊的教育場域
    (二)中小學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實踐組織
  四、中小學:擔當人性自由與公共善價值的共同體責任
    (一)保障人性自由發展的制度責任倫理主體
    (二)彰顯公共善價值的公共教育服務責任共同體
第四章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的校長權力責任倫理

  一、中小學校長的權力內涵與權力責任倫理
    (一)校長的權力內涵與本質體現
    (二)校長的權力責任倫理解析
  二、校長:追尋倫理管理的領導責任
    (一)中小學校長倫理管理的前提與可行性
    (二)中小學校長倫理管理責任的內容與實質
    (三)中小學校長倫理管理的功能與實現
  三、校長:實現專業引領的教育責任
    (一)校長專業倫理價值與實踐意義
    (二)校長專業引領的教育責任實現
  四、校長:忠誠職業操守的社區責任
      (一)中小學、社區融合的校長權力忠誠與公共節操
      (二)中小學、社區與家長融合的開放性公共教育服務優勢
    (三)「大教育社區」 實現的中小學校長責任
第五章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的教師責任倫理
  一、教師作為主體的責任倫理分析
    (一)教師主體性特徵蘊含責任
    (二)教師的教學責任倫理解析
  二、教師:創建生命課堂的引導責任
    (一)生態型學校文化成為生命課堂的底色
    (二)生命課堂樣態體現教師的責任倫理價值
  三、教師:構建師生和諧對話的責任
    (一)中小學師生和諧對話關係構建的理由
    (二)和諧對話的師生關係實現的可能
    (三)責任是師生倫理關係發展的水到渠成
  四、教師:培養合格國民的責任
    (一)教師角色特徵與倫理屬性剖析
    (二)中小學教師實現人才培養的教育責任
第六章  中小學公共教育服務的政策建言
  一、倫理管理:公共教育服務的價值選擇
    (一)倫理與管理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
    (二)制度倫理是實現責任倫理的手段
    (三)心性倫理是責任倫理生成的歸宿
  二、文化創生:公共教育服務的倫理基石
    (一)公共制度: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有機契合
    (二)公共教育服務制度:追尋制度的價值理性
    (三)組織文化:提供人文精神基礎
  三、責任共擔:公共教育服務的主體意識
    (一)組織主體責任與個體主體責任的相互融合
    (二)學校教育的內在屬性需要組織責任的完善
    (三)個體主體的職業特徵需要個體責任的彰顯
  四、多方合作:公共教育服務的責任
    (一)公共與服務成為學校職能
    (二)校長與教師履行自身責任
    (三)家長與社會承擔合作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