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穀食中國(中華小吃糕點主食探源烙食卷)(精)

  • 作者:王仁興|責編:程麗仙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807684947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7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墨子時代的餅是怎麼做的?
    漢靈帝愛吃的胡餅和唐詩中的胡麻餅是否就是今日的燒餅?
    春餅本是一種薄餅,在唐宋時如何由「薄」變為「春」的?
    以原產中南美洲的玉米、紅薯、馬鈴薯為食材的中華小吃,為什麼與墨西哥等國不一樣?
    本卷涉及煎餅、燒餅、火燒、肉餅、、玫瑰餅、春餅、薄餅、韭菜盒子等,講述了中外餅品的不同成分和味道、餅的形制與裝飾、制餅炊器爐具的發展變化等。

作者介紹
王仁興|責編:程麗仙

目錄
前言 鏊爐氣象——中國餅品大系五千年
第一章  漢餅與胡餅——中國餅的史脈與譜系
第二章  墨子之餅——中國早期本土麵餅初探
第三章  餅出三輔——公元前2世紀西漢國都餅的來源與構成
第四章  鍋餅鍋盔——公元2世紀前後的胡餅及劉熙所言的大胡餅
第五章  餅卷烤肉——公元2世紀隨「胡飯」而來的「餅」
第六章  從抹到?——公元3—6世紀中國早期薄餅的形制之變
第七章  餅饌春餅——公元7世紀以來中國薄餅的發展
  隋唐宮廷宴與民間食俗中的餅饌
  唐宋以來隨春盤而具有迎新意義的春餅
  7世紀以來中國薄餅和春餅的品質追求
第八章  齊梁肉餅——公元6世紀中國王室肉餅餡分南北
第九章  爐鏊時空——公元6世紀以來中國燒餅形制的東西融合
第十章  缸爐燒餅——中亞、西亞坦都爐及?的中原化、中國化
第十一章  香妃?——18世紀北京皇宮內外的新疆喀什?
第十二章  吊爐燒餅——希臘化泰斯塔爐及其麵包的中國化
第十三章  烙烤燒餅——中國本土鏊鐺與坦都變型爐結合的傑作
第十四章  花式爐餅——公元7世紀以來中國點心類爐餅形制的演進
第十五章  五色餅——隋唐早期花卉禽獸紋爐餅的代表
第十六章  五福餅——象徵美好祝福的中國早期禮餅
第十七章  鏵鑼月餅——亞歐大陸東西天體崇拜的爐餅表達
  唐宋鏵鑼——公元7世紀前後來自西域中亞的包餡爐餅
  月宮餅——中秋祭月與祈願團圓
第十八章  多皮爐餅——宋元以來點心類爐餅的創新
  酥皮八件——始見於南宋的明清宮廷點心
  酒皮八件——元明以來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點心類爐餅
  奶皮燒餅——元明清宮廷的特色點心類爐餅
第十九章  女媧補天——中國煎餅的神話與考古
  陶鏊與小米同期出土——5000余年前的中國煎餅考古
  陶鏊蘊含的遠古密碼——北斗九星下河洛古國時代的「補天」煎餅
第二十章  明器陶鏊——美食永享中的煎餅象徵
  銅鏊稀見——夢幻先秦貴族美食享受的煎餅炊具
第二十一章  蒲松齡《煎餅賦》——中國煎餅史的全景式寫照
  《煎餅賦》——蒲松齡所見所食煎餅的歷史記憶
  野老煎餅——蒲松齡不屑官宦的映照
第二十二章  卒律葛答——胡漢中國時代的一次文化競答
第二十三章  煎餅的全球版圖——亞、非、歐、美煎餅與世界煎餅文明
第二十四章  西來的煎餅源在何方——唐宋元明清異域煎餅及其影響
  唐宋佛經寺院的胡式煎餅
  宋元回回煎餅
  明清西洋餅
第二十五章  韭菜合子——宋元以來春季嘗鮮的烙食名品
第二十六章  牛羊肉泡饃——唐宋以來中國本土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融合的傑作
第二十七章  蛋糕乾坤——中國蛋糕形制演變的三部曲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