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0?7歲的孩子,將近90%的常見小毛病都和脾肺有關。中醫認為,脾主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是孩子的能量「倉庫」;肺則是抵禦疾病的「衛士」。小兒護理的重點就是脾和肺,一旦脾肺失養,孩子就很容易患上感冒、積食、腹瀉、便秘、不長個等小兒常見病。
本書作者團隊選擇門診最常見的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積食等十幾種小兒常見病癥,從脾肺同治的角度出發,通過案例詳解病因和癥狀,幫助父母及時發現孩子身體發出的小信號,防患于未然。
書中推薦了推拿按摩方、食療方及敷貼、葯枕、足浴等中醫無痛外治方,配以功效詳解、操作方法、教學插圖和視頻,幫助父母在生活中順手調理孩子脾肺,讓孩子吃得香、睡得好、少生病、長高個。
針對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睡覺不安、情緒低落等心理健康問題,本書更是從中醫角度一次性講透癥結所在,給出切實的調適方案,讓孩子遠離「壞情緒」,更教會父母維護家庭良好氛圍,助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介紹
編者:陳秀珍|責編:劉玉鋒//趙呈
陳秀珍
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小兒推拿外治分會副主任委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師從全國名老中醫汪受傳教授及江蘇省名老中醫殷明主任。從事中醫兒科臨床診療、教學、科研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長中醫外治小兒脾胃疾病、生長發育遲緩、腺樣體肥大等。倡導中醫綠色療法,守護孩子健康。
目錄
壹 中醫育兒,就要健脾養肺
懂點中醫知識,孩子少遭罪,父母少操心
孩子的這些病癥更適用中醫療法
先健脾后養肺,成就孩子健康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大多脾不好
小兒養肺,秋冬是關鍵
秋季如何護肺養肺
孩子情緒不好,脾肺最先受傷
貳 易感冒,常咳嗽、發熱,多是肺脾兩虛
孩子常感冒,病在肺,而根在脾
中醫增免湯粥,強力固本培元
脾虛生痰,孩子反覆咳嗽
適用於感冒初期的3款咳嗽食療方
捏捏按按,止咳化痰,孩子更舒服
孩子發熱,多在肺上找原因
孩子吃退熱葯有講究
推拿退熱的王牌——清天河水
既腹瀉又發熱,分清順序再治療
孩子感冒發熱,不宜總用苦寒葯
孩子高熱不退,父母要警惕
小兒推拿,外調縮短肺炎病程
白色食物,養肺潤肺最相宜
? 應對過敏性鼻炎,中醫有妙招
肺氣不足,鼻炎容易找上門
父母要警惕過敏性鼻炎三大誤區
簡單按摩,讓鼻子通暢
中藥熏鼻和葯枕,疏通肺氣治鼻炎
肆 肺脾同治,孩子不受哮喘折磨
哮喘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
脾肺腎不足,是孩子哮喘的根源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哮喘有痰,要脾肺同治
哮喘孩子的飲食禁忌
4款平喘食療方,溫肺補脾滋腎調體質
6個推拿手法,補肺健脾治哮喘
三九貼、三伏貼,小方法大功效
伍 積食、厭食、挑食,是脾「受傷」了
扁桃體化膿、嘴巴臭,是積食惹的禍
孩子胃口不好,試試飢餓療法
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
孩子愛吃的消食健脾食療方
捏捏按按,孩子吃飯香、吸收好
神奇的雞內金,趕走厭食、積食
葯枕,孩子不吃中藥也能開胃
陸 脾胃運化不暢,孩子容易便秘、脹氣
脾不升清,胃不降濁,便秘找上門
假期雜亂飲食要控制
不能隨便清腸胃和吃益生菌
日常生活中孩子如何預防便秘
4款緩解便秘的食療方
捏捏小手,疏通孩子體內「排污道」
柒 個子長不高,多是脾虛在「作祟」
脾虛多厭食,孩子發育遲緩
春季少生病,個子自然高
改變飲食習慣,孩子才能長個子
薏米、山藥等日常食材助長高
按摩促消化,讓孩子長高又增重
想要孩子長得高,睡眠一定要好
每晚這樣做,孩子睡得更香
運動是增高的好途徑
捌 難纏的濕疹,健脾祛濕是關鍵
水濕積于體表,就會引發濕疹
濕疹的3種類型
濕疹有三怕:怕熱、怕濕、怕干
濕疹與痱子如何區分
媽媽適當忌口,可緩解嬰幼兒濕疹
4款食療方,健脾祛除濕疹
中藥洗一洗,濕疹去無蹤
玖 腺樣體肥大,調好脾肺可避免手術
什麼是腺樣體肥大
口呼吸是速判腺樣體肥大的標準
餵養不當和伏邪是腺樣體肥大根源
病灶在鼻,病根在脾
手術不是治療腺樣體肥大的唯一方法
消積食調脾肺,病情不易複發
腺樣體肥大孩子的飲食「黑名單」
巧用推拿,孩子打鼾聲不再來拾
拾 坐?不安,運脾調肝見效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
查查孩子是否貧血
孩子睡眠不好,白天就沒有精神
孩子經常眨眼、聳肩,注意是否有抽動障礙
5種食物幫孩子養脾安神
4道食療方,補脾安神助眠
推拿清心補脾,提升孩子專註力
拾壹 想要孩子身體好,情緒調節很重要
家和萬事興,孩子少生病
孩子脾胃不好,可能是傷了「心」
思傷脾,有心事的孩子消化能力弱
憂傷肺,警惕兒童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