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這樣的數學作業有意思2.0--基於學習路徑的大作業實踐

  • 作者:劉善娜|責編:邵欣//鄭莉
  • 出版社:教育科學
  • ISBN:9787519139094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6
人民幣:RMB 7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實和2022年版數學新課標的出台,作業始終是關注的焦點之一。深耕作業領域研究二十年的數學特級教師劉善娜老師,繼《這樣的數學作業有意思——小學數學探究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之後,推出2.0版的大作業設計。本書聚焦基於學習路徑的大作業的設計與實踐,具體分為三大部分,從大作業的設計到實施,再到一線教師關於作業的常見問答,解決教師關於作業的困惑和操作難點,讓孩子們通過有意思且有意義的作業愛上數學學習。

作者介紹
劉善娜|責編:邵欣//鄭莉
    劉善娜,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新城實驗小學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浙江省教科研先進個人,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入選「浙江教育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小學數學教師》封面人物,杭師大碩士研究生實踐導師。     從教開始,她便關注數學彈性作業的設計,來激活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十余年間,她基於小學生的個性特徵,從激發作業興趣、發展數學能力的角度嘗試了數學日記、數學小報、數學繪本與漫畫、數學作業超市等作業形式,逐步形成數學探究性作業設計理念。其思考並付諸一輪輪實踐的數學探究性作業,放大了學生的思考空間,關注了學生思考過程的個性化表達,助力學生在進一步習得知識的基礎上發展思維,相關研究成果獲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課一等獎,專著《這樣的作業有意思—小學數學探究性作業的設計實施》入選「2016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入圍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目錄
寫在前面  探究性數學作業思行之路
  從1.0到2.0,發生了什麼變化?
  扯不斷的那條線:教學與作業
  兒童的模仿:重要的學習路徑
第一篇章  探究性作業的設計思考:我們能讓學生「模仿一遷移」什麼?
  探究性作業為什麼能促進思維發展
  實踐之後對「為什麼」的思考與概括,是非常必要的。
  探究性作業的三大特徵
  明確了探究性作業的特徵,也就把握了設計的要素。
  利用低結構材料,鏈接真實情境中的數學知識
  唯有實施簡單,才能真實落地。
  雙路徑提升思維層級:減量低階習題,放大患考過程
  從內容和方法兩條路徑展開設計。
  轉變角色,換位剖析,強化結構認知
  看似是學生轉變角色,實際是教師轉變作業設計意識。
  綜合性回顧創編:將單元知識創造性聯繫與反思
  每一次的回顧,必有前行。
  梳理思維發展線,落點單元培育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指向思維發展,點狀進階培育。
  形成思維工具培育意識,學、用體現「一致性」
  思維發展離不開思維工具,線性進階。
第二篇章  大作業的實施思考:多樣態作業與學習路徑的聯結
  組構多樣態作業,主動貼合差異化學習路徑
  在「因材施教」理念下設計作業。
  設計多形式探究性作業,將學生思維可視化
  多樣作業,讓思維看得見、走得快。
  搭建多樣化支持系統,助力學生表達思考過程
  選擇性支持,助力每一名學生。
  作業與教學的自然融合
  作業引發課堂學習路徑變化,凸顯遷移,引領創造。
  單元整體思考學習路徑
  設計探究性作業的又一視角。
第三篇章  數學大作業的一線困境:如何解決真問題?
  這樣的作品,我的學生做不出來,怎麼辦?
  探究性作業,從課堂起步
  學業壓力之下,作業設計真的有空間嗎?
  抓住細節,放大思考空間。
  有沒有簡單的探究性作業「家常化」設計秘訣?
  有,就是多問「為什麼」,多問「你是怎麼想的」。
  一、二年級是不是不適合做探究性作業?
  一年級起步,最合適。
  一年級能否做深度探究性作業?
  一年級能做深度探究性作業,新授課與複習課都可以。
  期末忙著刷卷子怎麼辦?
  利用探究性作業推進三輪期末總複習,效果更佳。
寫在後面  一路行走,一路感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