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化教育與澳門華人論稿/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夏泉|責編:馮琳|總主編:夏泉
  • 出版社:暨南大學
  • ISBN:978756684067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該書從粵港澳教育研究與實踐、澳門華人社會文化研究/澳門文化研究、宗教文化在澳門的傳播與融入三個維度,聚焦文化教育與澳門華人以及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進行個案探討,折射出澳門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文化特點與迷人魅力,展現了澳門同胞的深厚家國情懷。澳門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與內地是一個血脈相連、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而澳門文化是在中華文化血脈滋潤下兼容中西而形成的區域文化。

作者介紹
編者:夏泉|責編:馮琳|總主編:夏泉
    夏泉,暨南大學歷史系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暨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出版專著《明清基督教教會教育與粵港澳社會》《忠信篤敬,聲教四海——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等,主編《凝聚暨南精神》《見證暨南》《馬萬祺研究資料彙編》等。

目錄
總序
第一編  粵港澳教育研究與實踐
  19世紀粵港澳教育的演變與交流
  陳子褒與清末民初澳門華人教育
  廣州格致書院(嶺南學堂)澳門辦學研究(1900—1904)
  1952年港澳學生回內地升學始末及其影響
  文化自覺理念下港澳台僑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探索:以暨南大學為個案
  關於設立「橫琴高教特區」的若干思考
  「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澳門」建設的三個維度
  澳門特區歷史文化教育與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第二編  澳門華人社會文化研究/澳門社會研究
  抗戰時期《華僑報》視域下的澳門華人民族認同研究
  抗戰時期澳門《華僑報》「和」「戰」之爭
  「正名」與「逐利」:戰後被控澳門華商與國民政府的司法糾葛
  澳門華商何賢研究述評
  柯麟研究的進展與展望
  試論「活菩薩柯醫生」柯麟的醫學生涯與成就
  馬萬祺研究綜述
  龍思泰與早期澳門研究
  讀《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
  澳門學研究與《澳門編年史》的學術貢獻
第三編  宗教文化在澳門的傳播與融人
  試論明清基督教教育與粵港澳社會
  明清之際天主教會澳門創校研究
  中國第一所教會學校: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
  清代中國傳教士培訓基地:澳門聖若瑟修院
  傳教士本土化的嘗試:試論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與清中葉中國學院的創辦
  清嘉道年間基督教教會教育初探
  馬禮遜學校考實
  晚清澳門教會教育研究
附編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三個維度
  「一國兩制」推動港澳更好發展
  「一國兩制」與「兩個建設好」的現實意蘊
  「愛國者治澳」:保障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