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家庭學校制度影響教育獲得的機制研究

  • 作者:陳誠|責編:范爽
  • 出版社:吉林大學
  • ISBN:9787576834413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依據「首都大學生成長追蹤調查數據」及「PISA研究數據」兩類資料,結合訪談材料,設計了四個相互關聯的問題:第一,以考取211以上大學的首都大學生為例,比較分析底層子女、中高層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校環境的作用特徵;第二,通過比較分析考入及未考入211以上大學的底層子女,探究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中的哪些因素是底層子女教育獲得的關鍵因素;教育通常是底層子女實現階層躍遷的唯一途徑,因而學校環境差異(即學校分層)對底層子女具有重要影響。能否獲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關鍵在高中教育,甚至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資源競爭。為此,本研究依據「PISA研究數據」,設計了另外兩個問題:教育制度如何影響學校分層?哪類教育制度更有利於底層子女的教育獲得?

作者介紹
陳誠|責編:范爽
    陳誠,1990年生,福建廈門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現為集美大學師範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教育與社會流動、高考改革、科學思維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國考試》《貴州師範大學學報》《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主持福建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社科類)一般項目等,入選福建省高層次C類人才。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教育對社會地位獲得具有重要影響
    二、教育競爭主要體現在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競爭
    三、底層子女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競爭中處於劣勢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影響教育分層的因素與路徑解釋
    二、促進底層子女教育獲得的已有行動與困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已有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二、本研究的具體研究問題
  第四節  研究意義
    一、理論價值
    二、現實意義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已有研究分析模式、研究方法及困境
    一、已有研究的分析模式
    二、已有研究的具體方法
    三、已有研究在方法論層面上的困境
  第二節  研究路徑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的性質分析
    二、具體研究方法:「新」混合研究
  第三節  研究設計
    一、資料來源與論證思路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學校環境:對底層子女躍遷起主要作用
  第一節  考入211大學學生環境影響特點
    一、家庭類型劃分
    二、學生來源的高中類型
    三、不同階層子女的代際傳遞情況
    四、影響底層子女的環境特點
  第二節  學校環境對各階層子女的作用差異
    一、訪談問題與分析框架
    二、底層子女:家庭資本匱乏,主要受學校環境影響
    三、中產階層:家庭影響有限,受學校環境影響較大
    四、高產階層:家庭傳承影響大,受學校環境影響小
  第三節  學校環境與家庭環境的作用機制
    一、中高階層子女:家庭環境作用突出
    二、底層子女:學校環境作用突出
    三、底層子女向中產階層躍遷的可能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學校人文環境:影響底層子女教育獲得的關鍵因素
  第一節  質性挖掘:影響底層子女教育獲得的環境因素
    一、樣本情況和三級編碼
    二、概念詮釋:物質因素與人文因素
  第二節  比較分析:影響底層子女教育獲得與否的因素
    一、家庭環境中的因素比較
    二、學校環境中的因素比較
  第三節  量化初探:學校人文環境與底層子女教育獲得的關係
    一、問卷維度與數據收集

    二、滿足人文條件與底層子女教育獲得具有高度相關
  第四節  特點分析:學校環境建構的時間特點
    一、達到物質條件時間短
    二、滿足人文條件積淀長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學校分層如何產生:教育制度與家庭行動共同影響
  第一節  學校分層與教育制度密切相關
    一、教育公平:體現在學校分層
    二、人才戰略: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分軌
    三、教育資源:教育財政投入與分配差異
  第二節  學校分層的具體表現
    一、城鄉學校差異的主要表現:師資分層
    二、城市學校差異的主要表現:生源分層
    三、學校分層的表現形式:升學率差異
  第三節  家庭行動對學校分層的影響
    一、教育起點:「雙重影響」
    二、教育過程:「三重影響」
    三、教育結果:「兩重結果」
    四、教育內卷:「指向特定社會階層」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類型分析:四類影響學校分層的教育制度
  第一節  「精英、大眾教育嚴格分軌」教育制度
    一、德國:中學階段實施嚴格的層級分類
    二、法國:以大學校為目標的精英培養通道
  第二節  「精英、大眾教育未區分」教育制度
    一、芬蘭:資源豐富促成學校均質
    二、挪威:各級學校多且均質
  第三節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均質化」教育制度
    一、日本:私立大學參與培養精英,基礎教育重點投入
    二、韓國:私立大學質量高,基礎教育平準化
  第四節  「教育經費分散投入型」教育制度
    一、美國:私立大學培養精英,房產稅加劇學校差異
    二、中國:公立教育為主體,教育資源缺乏且不均衡
  本章小結
結語
    一、研究結論
    二、理論貢獻
    三、反思與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