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山系人文(民間文獻與歷史地理探研)(精)/王振忠著作集

  • 作者:王振忠|責編:馬瑞瑞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91440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77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王振忠著作集之一。「山系人文水滿川」,是今人對「徽州」二字形態的形象解析。與此同時,「山系人文」亦包含著自然與人文的兩層意蘊,與歷史地理學關涉的兩個重要分支密切相關。近數十年來,民間歷史文獻的大批發現,為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具體說來,對徽州文書的廣泛收集、整理和研究,亦有助於歷史地理與徽學這兩個學科領域的深入拓展。本書以來自田野的第一手民間文獻為中心,從諸多側面探討生態、村落、城鎮、商業以及相關史志。

作者介紹
王振忠|責編:馬瑞瑞
    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1998年起任該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現兼任安徽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3-2004年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並曾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國遠東學院、荷蘭萊頓大學等海外漢學機構學術交流。主要從事歷史地理、明清以來中國史、域外文獻與東亞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新發現的16-20世紀民間檔案文書研究》《社會歷史與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選集》等著作十數種,主編及合作主編有《徽州民間珍稀文獻集成》30冊、《長江與萊茵河》等五種,並有《斜暉脈脈水悠悠》《日出而作》等數種學術隨筆。

目錄
前言
生態、村落與城鎮、商業「里至源頭,外至水口」:明清以來徽州村落空間的建構
  一、「里至源頭,外至水口」:對生人、死鬼與神明空間的界定
  二、「源頭」與「水口」:觀念、類型
  三、「源頭——水口」的禁忌與保護
  四、「源頭——水口」的意義及其相關儀式
  五、結語
生態與生計:清代深山開發與水土流失引發的紛爭
  一、19世紀50年代的官橋、寨山訴訟案
  二、對訴訟兩造背景的分析
  三、餘論
  附錄:實地田野考察報告
清代一個徽州村落的文化與社會變遷:以《重訂潭濱雜誌》為中心
  一、作為村落變遷史料的《重訂潭濱雜誌》
  二、潭渡的村落、宗族及會社組織
  三、潭渡村落文化與社會變遷
明清黃河三角洲環境變遷與蘇北新安鎮之盛衰遞嬗
  一、15世紀前後蘇北河湖環境的變遷
  二、碩項湖與東、西魚場口
  三、新安鎮的出現
  四、新安鎮的發展、繁榮
  五、河湖環境變遷與新安鎮之衰落
  六、餘論
商幫、產業分佈與城市空間:17世紀以來景德鎮徽州會館之管理與運作研究
  一、景德鎮城市史研究的新史料
  二、景德鎮城市空間中徽幫產業的地理分佈
  三、徽州會館的管理與運作
  四、餘論
方志及相關史志研究從萬曆《歙志》看明代商人、商業與徽州社會
  一、萬曆《歙志》的作者及其編纂
  二、徽商與徽州的商業
  三、明代的徽州社會
  四、餘論
日常與非常:康熙《上溪源志》抄本所見15至17世紀的徽州社會
  一、《上溪源志》所見婺東北村落社會
  二、非常之變與社會應對
  三、餘論
論晚清《績溪地理圖說》的學術價值
  一、《績溪地理圖說》的兩種抄本
  二、《績溪地理圖說》的史料價值
  三、餘論
從《歙縣修志私議》到民國《歙縣誌》:有關徽州方志史家許承堯的新史料之研究
  一、新發現的《歙縣修志私議》
  二、《歙縣修志私議》與民國《歙縣誌》
  三、民國《歙縣誌》的編纂
20世紀初以來的村落調查及其學術價值:以社會學家吳景超的《皖歙岔口村風土誌略》為例
  一、吳景超與《皖歙岔口村風土誌略》
  二、從《皖歙岔口村風土誌略》看傳統徽州社會
  三、結語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