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糧食史話(中國食物)(精)

  • 作者:史軍|責編:林凌//王金強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70155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吃飯」這個詞的含義就是吃米飯或吃麵食等主食,無論是米還是面,都源於糧食作物。對糧食的敬重、對土地的敬畏,早已深深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
    中國人為什麼有這麼濃重的主食情節?本書以歷史發展為線索,探尋中國人餐桌上的糧食,講述了中國人篩選、種植、食用糧食的歷史、大事件及其演變以及相關的植物學知識。這些歷史變化都圍繞一個關鍵詞產生——效率。如何提高從耕地中獲取能量的效率?如何提高從穀物中獲取營養的效率?理解了這些問題,就理解了中國人的糧食史和糧食觀。

作者介紹
史軍|責編:林凌//王金強
    史軍,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博士,中國食物學會蘭花分會理事,中國植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兒童科普圖書策劃人。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策劃出版《果殼閱讀·生活習慣簡史》《大嚼科學》系列兒童科普圖書。著有《植物學家的鍋略大於銀河系》《植物學家的筷子和銀針》《水果史話》《蔬菜史話》《花花草草和大樹,我有問題想問你》。同時,擔任《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水果傳》《風味人間》等多部紀錄片的科學顧問。

目錄
人類的飯碗里裝的是滿滿的生存智慧
商周·最早上位的黍稷是效率優先的折中方案
野草變糧食的馴化之旅
春秋·百谷變五穀,小米王餐桌
商鞅變法影響糧食種類
秦漢·小麥變湯餅,滷水點豆腐
促成「文景之治」的農耕技術大發展
魏晉南北朝·寒冷時期中國人的飯碗
寒冷天氣和農業技術革新
唐·稻米為酒麥為餅,小米的地位響噹噹
盛世的飯碗
宋元·水稻稱雄,高粱作酒
占城稻和高粱,緩解糧食壓力的金鑰匙
明清·美洲糧食湧入和人口高速增長
番薯和馬鈴薯是人口暴漲的原因嗎
近代·木薯和青稞,戰亂年代的主食記憶
戰亂年代的飯食
現代·雜交水稻和速食麵,從吃飽到吃好
半矮稈水稻和雜交水稻
未來·藜麥和轉基因,新與舊的融合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