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適應性學習空間支持下的學習範式研究

  • 作者:沈書生|責編:朱麗娜//高麗麗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03245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1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豐富的技術形態構成了富技術的時代背景,並促進了教育生態的持續變革,人們對教育的理解正在發生諸多突破性創新。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的加持,由富技術構建的學習空間將不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物理性學習場所,它還可能基於學習個體的行為過程數據的記錄與判斷,持續創建學習的新場景或新情境,支持個體形成差異化的學習,推動學校教育從教學範式向學習範式轉型。
    通過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不同學科教師的長期交流和實踐探索,並基於前期形成的關於信息化學習設計五大維度的系列思考,本書進一步就實踐過程中如何理解學習範式的變革與具體實踐的樣式等進行深入剖析,並提供了應用方法的指導。
    本書主要適合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統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以及對教學和學習轉型感興趣的研究者閱讀。

作者介紹
沈書生|責編:朱麗娜//高麗麗
    沈書生,男,1968年生,江蘇海安人。教育技術學理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教育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教師信息化能力建設等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基金課題1項、江蘇省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1項,合作主持江蘇省重點教改課題1項。主持面向基礎教育信息化實踐相關的橫向課題多項,參與了多項廳局級以上課題研究。參與建設的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主持了部分地區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建設研修項目,在愛課程網MOOC平台主講了《信息化領導力》課程,出版專著《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結構與層次:適應信息化教育》,譯著《教學樣式》,與團隊合著《信息化教育在行動:走近南京》,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期刊獨立或合作發表論文50余篇。

目錄
前言
第1章  面向主體差異的適應性學習
  1.1  如何理解個性化的現實存在
    1.1.1  學習差異的現實存在
    1.1.2  學習差異的問題透析
    1.1.3  從學習差異到個性化
  1.2  理解適應性學習的豐富內涵
    1.2.1  學習生態的複雜性
    1.2.2  建立適應性學習生態
第2章  責任主體與適應性學習空間
  2.1  適應性學習的關鍵責任主體
    2.1.1  如何理解學習者的主體責任
    2.1.2  適合學習者的主體責任形成
  2.2  面向主體的適應性學習空間
    2.2.1  現代學習空間的適應性轉型
    2.2.2  主體視角下的學習空間重構
第3章  適應性學習空間的內涵解析
  3.1  適應性學習空間要義解析
    3.1.1  讓空間具有適應外部世界變化、優化自身功能的能力
    3.1.2  讓空間具有適應個體需求變化、提供個性支持的能力
    3.1.3  讓個體具有適應世界發展趨勢、變革自身習慣的能力
  3.2  空間與主體的雙向適應性
    3.2.1  如何理解學習主體的適應性
    3.2.2  如何理解學習空間的適應性
第4章  基於新空間的學習範式轉型
  4.1  學習範式的基本內涵與轉型邏輯
    4.1.1  學習範式的基本內涵
    4.1.2  學習範式的轉型邏輯
  4.2  適應性學習空間與學習範式轉型
    4.2.1  為什麼需要從學習空間出發思考學習範式轉型
    4.2.2  學習範式轉型需要學習空間發生哪些具體改變?
第5章  學習空間中的場景融合設計
  5.1  從場景設計到場景融合設計
    5.1.1  技術的革新指向了現實世界的場景要求
    5.1.2  空間的存在可以創設支持學習的新場景
    5.1.3  學習空間的變革可以促進場景走向融合
  5.2  學習空間支持下的場景融合
    5.2.1  從場景融合的視角理解適應性學習空間建設
    5.2.2  場景融合可以增強空間對學習的適應性支持
第6章  體現個性化的學習結果關聯
  6.1  學習結果的呈現及其實踐價值
    6.1.1  學習結果的內涵及其結構
    6.1.2  學習結果的表達及其關係
    6.1.3  學習結果的應用及其價值
  6.2  學習結果中的同一性與個性化
    6.2.1  同一性指向了個體的共同成長屬性
    6.2.2  個性化體現了個體的成長特質差異
  6.3  體現個性的學習結果內外邏輯
    6.3.1  學習結果的內在邏輯
    6.3.2  學習結果的外在邏輯

第7章  學習空間中的師生行為變化
  7.1  適應性理念引發的師生行為變化
    7.1.1  AIGC催生的學習範式變革邏輯
    7.1.2  學習事件中的責任分工與協同
  7.2  適應性空間對師生行為的支持
    7.2.1  適應性空間中的學習支持策略
    7.2.2  適應性空間中的師生行為樣式
第8章  體現新範式的學習過程設計
  8.1  適應性視域下的學習樣式理解
    8.1.1  過程是範式的具體實踐樣式
    8.1.2  學習樣式是範式的維度重組
  8.2  體現新範式的學習過程與實現
    8.2.1  知識單元是促進認知發生的基本單位
    8.2.2  設計提升認知層次的單元化學習過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