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錢塘遺韻(鹽運河文化帶歷史遺存與文化輻射)

  • 作者:李琦|責編:張燕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08412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0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錢塘江北岸鹽運河文化帶展開研究,定義了鹽運河及其文化的範疇。對其歷史遺存和文化輸出進行了系統的挖掘、梳理和分析。第一個創新點是嘗試證明上塘河外另一條鹽運河的存在,宋熙寧期間,因上塘河淤堵,盧秉奉命新開的一條新鹽運河連通了湯村、赭山等幾個重要鹽生產地,分攤了上塘河水路鹽運的功能。第二個創新點是從鹽民與海塘的共生關係來闡述另一種錢塘生態和錢塘精神,以及具象化錢塘精神的來源。第三個創新點是將過去不被重視、已經瀕危的錢塘江鹽業看作古代杭州城市的發展之源,並將鹽運河水系看作杭州除西湖、大運河、錢塘江之外的第四條重要水系,然後結合本書的新論點提出一些針對該地帶文化發展的路徑建議。

作者介紹
李琦|責編:張燕
    李琦,男,1983年生人,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現任職于中國計量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並擔任中國計量大學浦江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曾擔任兩屆浙江省科技特派員,致力於浙江山區26縣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挖掘與價值轉化。專註于錢塘江鹽文化領域的研究,主持多項省市級相關課題,撰寫的論文和散文在錢塘江文化相關學術活動中獲獎,錢塘江鹽文化研究報告被杭州市相關部門採納。

目錄
第一章  錢塘江北岸鹽運河遺存考證
  第一節  錢塘江北岸的鹽場分佈
  第二節  傳統的鹽運河
  第三節  鹽運河的變遷與消亡
  第四節  鹽運河的歷史意義
  第五節  探索與發現:錢塘江北岸宋代新開鹽運河
第二章  海塘與鹽民的共生
  第一節  錢塘江海塘在歷史上的變遷
  第二節  錢塘江海塘的變遷與鹽民物質生活的關係
  第三節  錢塘江海塘與其沿途歷代鹽民的共生關係
  第四節  錢塘江海塘的建設和管理與鹽民密切相關
第三章  鹽運河文化帶歷史遺存
  第一節  餘杭的「余」
  第二節  灘塗、海塘與堡
  第三節  鹽運河流經的重要地區
  第四節  鹽運河上的詩歌
  第五節  鹽販封王
  第六節  鹽運河上的將軍
  第七節  潮神傳說
  第八節  書聖與鹽
第四章  鹽運河文化帶文化輻射
  第一節  以鹽為名——錢塘江流域鹽業地域分佈與地名
  第二節  以鹽為生——錢塘江流域鹽民與鹽商
  第三節  以鹽為念——錢塘江流域鹽民信仰、傳說與名人軼事
  第四節  以鹽為食——錢塘江流域鹽業產生的食物與日用
  第五節  以鹽為居——錢塘江流域鹽業對建築與社區的影響
  第六節  以鹽塑格——鹽業對浙江經濟文化的影響
第五章  錢塘江流域鹽文化的價值轉化思路
  第一節  範圍界定與文化定位
  第二節  對象選擇——鹽民與鹽商文化
  第三節  鹽運河歷史資源的利用思路
  第四節  名人軼事與民俗的開發思路
  第五節  區域規劃新視角
附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