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東北亞絲綢之路

  • 作者:曹保明|責編:崔曉光
  • 出版社:吉林大學
  • ISBN:9787567755468
  • 出版日期:2016/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0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時光對歲月的磨洗歷盡千年,一切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時,你還會注意光陰嗎?風和雪千百年抽打的大地,讓大地的蒼桑更深更重,於是大地會更加平靜下來,千峽萬谷都荒蕪、冷落了,可是記憶中的馬蹄和沉重的腳步依然年年歲歲地敲打著人的心靈,召喚著你、我、他來在這條路上,遙望著它消失在遠方……本書記載了東北亞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風土人情、珍貴遺產、歷史故事、傳統文化等。

作者介紹
曹保明|責編:崔曉光
    曹保明,男,1949年9月11日生於黑龍江省泰賚縣。著名文化學者,曾任中國文聯全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六、七、八屆副主席,吉林省文聯副主席,吉林省人民政府參事;現任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民間故事》雜誌社長、主編(編審二級);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學術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組組長;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十大傑出人物。曾出版《最後的漁獵部落》《東北文化源頭記錄》等百余部作品。     其著作《長白山森林號子》傳遍國內外,已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母親》《第二次世界大戰收養日本遺孤紀實》已在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土匪考察」系列已有六種文本對國內外發行,《最後一個獵鷹人》已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研究叢書項目;田野源頭記錄系列《最後的皮匠》被認定為「經典中國」文化圖書向世界發行;《最後的漁獵部落》獲全國徐霞客杯文化獎、第九屆長白山文藝獎和首屆吉林省圖書新聞出版獎,已翻譯成匈牙利和捷克文在世界發行,吉林省圖書館設有「曹保明先生文庫」,將其部分著作和手稿全部收藏。     已整理《雪山罕王傳》《快馬楊三》等兩部說部作品。

目錄
第一章  絲綢之路名稱的來歷
第二章  絲綢之路與北方
第三章  東北亞絲綢之路
  一、東北亞絲綢之路走向圖
  二、東北亞絲綢之路地名明細
第四章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記憶
  一、奇特的「腌魚「(鏡泊湖·黑龍江段)
  二、辣白菜節(西古城·和龍西城鎮明岩村)
  三、金達萊節(西古城·和龍金達萊村)
  四、官道嶺風情(撫松·新安驛)
  五、撫松的白骨披紅
  六、石人
  七、土湖村
  八、遙林
  九、乾巴河子
  十、老道槽子與老道洞
  十一、五人把
  十二、松嶺
  十三、三道陽岔
  十四、花山
  十五、臨江
  十六、銅山村
  十七、夾皮溝
  十八、擋刀石村
  十九、望江樓
  二十、大栗子村
  二十一、葦沙河
  二十二、白馬浪
  二十三、大長川村
  二十四、金銀峽
  二十五、下三道溝
  二十六、滴台
  二十七、三棚湖
  二十八、滑石礦
  二卜九、馬市台
  三十、鐵匠屯
第五章  絲路傳奇
第六章  絲綢之路貢品
  一、人蔘
  二、松子
  三、虎皮
  四、貂皮
  五、昆布
  六、白附子
  七、兒女口
  八、中草藥和山菜
第七章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與文化
  一、倭錦
  二、稱蠶為「寶寶」
  三、養蟲

  四、燕雀卵
  五、蠶神廟與蠶神
  六、藏釀
  七、薩其城山城
  八、高句麗樂舞
  九、「樹娘」的故事
  十、奇異的絲綢傳說
  十一、細心的狗爺們
  十二、相撲舞樂
第八章  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一、一把豆秸土
  二、七葉一枝花
  三、饅頭的來歷
  四、「響水」的來歷之一
  五、海碗的來歷
  六、一夫一妻的來歷
  七、渤海人好養豬習俗的由來
  八、渤海國里懂鳥獸語的人——薩多羅
  九、龜硤駝碑的來歷
  十、「響水」的又一來歷
  十一、渤海國大石佛的來歷
  十二、絲路上的馬匹
  十三、江排和江筏
  十四、海船
第九章  絲綢之路上的歌謠
  一、渤海宮廷歌謠
  二、民間歌謠
第十章  絲綢之路口述史
  一、范從軍口述
  二、崔成壽口述
  三、韓忠義大爺口述
  四、孫春德口述
第十一章  絲綢之路的文化身份
主要參考書目
附:圖片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