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朝天錄所見明代北中國地理專題研究/世界中國學系列叢書

  • 作者:劉晶|責編:包純睿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4461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1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朝天錄」是朝鮮使團出使明朝後留下的使行紀錄,大量記述使團成員的沿途見聞,是研究明代北中國的珍貴史料。特別是,其中包括不少對驛路、城池、關隘、名勝等各類地理景觀的記載,這使得系統運用「朝天錄」研究明代北中國的地理問題成為可能。
    本書以專題形式對此議題進行討論,分別闡述「朝天錄」地理記載的內容與來源、「朝天」驛路制度及驛路情況、遼東「東八站」的建設與中朝關係、嘉靖至崇禎年間朝鮮使者在北京城的活動與記憶,以及明清鼎革之際「朝天錄」所見遼東文化景觀之變遷。
    從文本、制度、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解讀朝鮮「朝天錄」的相關地理記載,不僅可以補充中國史料之不足,提供更加細緻而全面的明代北中國圖景亦為探討朝鮮使者的活動、記憶、心態及中朝關係提供另一視角。

作者介紹
劉晶|責編:包純睿
    劉晶,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2006—2010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2010—2013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2013—2019年就讀於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歷史系。     研究方向為中朝關係史和東亞海洋史。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上海市社科規劃青年課題一項,主要論文發表于SSCI、A&HCI、CSSCI和ESCI等來源期刊,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第一章  「朝天錄」 地理記載的內容與來源
  第一節  高麗朝到朝鮮朝中國紀錄中地理內容的變化
  第二節  朝鮮「朝天錄」中的地理記載
  第三節  朝鮮「朝天錄」地理內容的來源
  結語
第二章  明代朝鮮使團使行中國之驛路制度與驛路情況
  第一節  明代朝鮮使團使行中國之驛路制度
  第二節  明代中後期朝鮮「朝天」驛路之情況
  第三節  從「朝天錄」看明代遼東「鋪」與「堡」的混同
  結語
第三章  建設、交涉與書寫:明代遼東「東八站」 與中朝關係
  第一節  明代遼東「東八站」地區的建設
  第二節  嘉靖、萬曆年間中朝關於鴨綠江中江禁耕的交涉
  第三節  明代中後期朝鮮使者對「東八站」地區的記述
  結語
第四章  明嘉靖至崇禎年間朝鮮使者的在京活動與城市記憶
  第一節  宮廷官署:朝鮮使者朝貢之見聞體驗
  第二節  門禁森嚴:明代中後期的玉河館門禁問題與中朝外交實態
  第三節  玉河館內:生活百象與日常記憶
  第四節  牆垣之外:散落街巷的城市印象
  結語
第五章  塑造「華」「夷」:明後期至明清易代之際朝鮮使行紀錄中所見遼東文化景觀之變遷
  第一節  明代後期朝鮮使者所見之遼東軍事文化景觀
  第二節  朝鮮使團對遼東軍事文化景觀的思考與批判
  第三節  朝鮮使者眼中明清之際遼東文化景觀的變遷
  結語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