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運動社會學研究的理論邊界

  • 作者:王智慧|責編:李會肖//謝蕊芬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38083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運動包含但不局限於「體育」與「競技」,還涵蓋其他涉及體力、慣習、實踐與知識要素的身體活動。本書立足社會學理論視角和學科譜系,系統梳理了運動社會學的方法論範式和理論分析框架,介紹了不同理論之間的關聯、理論研究的核心觀點和熱點問題、代表性學者,並推薦了延伸閱讀書目,同時提供了該研究領域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理論支撐對話體系,旨在進一步提升社會學研究者的基本素養、增強問題意識、擴展解釋路徑。本書適用於從事社會學、運動社會學和體育社會學研究的學者和研究生群體,以及對運動社會學和社會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作者介紹
王智慧|責編:李會肖//謝蕊芬
    王智慧,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及學科帶頭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體育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通訊鑒定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北京體育大學科技專家、東北師範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以及《體育與科學》、《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教育學刊》、Journal of Asian Society for Health & Exercise等多家學術雜誌編委。     近年來,作為主持人或主要參與者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若干獎項,並多次入選「全國高校教育學-學者論文指數排名TOP50」出版個人專著十余部,以第一作者(或獨立)署名在C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部分成果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G8·體育》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權威刊物收錄轉載。

目錄
第一章  運動社會學的知識譜系與研究範式
  第一節  運動社會學的合理性存在及其潛能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的構成要素、譜系及論域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與趨向
第二章  運動社會學的歷史背景與理論體系
  第一節  運動社會學的歷史背景溯源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的思想體系建立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與現代性的關聯
  第四節  運動社會學的理論構架和學科視野
第三章  運動社會學的身體屬性與聯結機制
  第一節  傳統運動社會學研究中身體雙重屬性的分界
  第二節  身體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的轉譯實踐
  第三節  身體雙重屬性的彌合與運動經驗的地方化
第四章  功能主義理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功能主義理論內容與思想淵源
  第二節  結構功能論視角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應用與發展
  第三節  運動的宏觀功能與微觀功能
  第四節  功能主義理論視角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反思與批判
第五章  社會進化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進化論形成的社會背景與理論內涵
  第二節  社會進化論在運動社會學研究中的發展與應用
  第三節  社會進化論視域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特徵
  第四節  社會進化論在運動社會學研究中的貢獻與局限
第六章  結構主義理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結構主義理論溯源與發展
  第二節  結構主義視角下的運動社會學研究
  第三節  結構主義視角下的運動社會學研究特徵
  第四節  結構主義視角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貢獻與局限
第七章  社會行動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行動理論內容與思想淵源
  第二節  運動行動釋義與基本內涵解讀
  第三節  運動行動的特徵與影響
  第四節  運動行動的貢獻與意義
第八章  社會衝突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衝突的根源論與功能論
  第二節  運動衝突生髮的原因與表徵
  第三節  運動衝突研究的特徵與影響
  第四節  社會衝突論視角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反思與批判
第九章  符號互動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符號互動論形成的社會背景與理論內涵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領域中符號互動論的應用與理論發展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領域中符號互動理論研究的特徵與影響
  第四節  運動社會學領域中符號互動理論的研究貢獻與局限
第十章  社會運行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運行論的思想脈絡與主要意涵
  第二節  社會運行理論與運動社會學的中國化
  第三節  社會運行論與運動社會學的研究議題
  第四節  運動社會學領域中社會運行理論的貢獻與局限
第十一章  社會實踐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實踐論的思想溯源與理論內容

  第二節  社會實踐論視角下的運動社會學研究
  第三節  社會實踐論視角下的運動社會學研究特徵
  第四節  社會實踐論視角下運動社會學研究的貢獻與局限
第十二章  身體現象學與運動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身體現象學的思想淵源與理論內容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拓展與身體的還原
  第三節  運動現象中的身體圖式與意向性
  第四節  運動意向性身體的現象學意義
第十三章  女性主義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女性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運動與性別問題的基本解讀
  第三節  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女性主義轉向
  第四節  女性主義運動研究的突破與不足
第十四章  后現代理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后現代思想的源與形
  第二節  后現代運動的顛覆與並置
  第三節  運動社會學認識論的后現代轉向
  第四節  后現代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優與弊
第十五章  后結構主義理論與運動社會學
  第一節  后結構主義的起源背景
  第二節  知識一權力與運動身體
  第三節  后結構主義的運動觀
  第四節  后結構主義運動社會學研究的突破與制約
第十六章  運動社會學研究成果選介
  第一節  社會秩序中的運動文化、分層與記憶
  第二節  社會行動中的運動符號、社會心態與身體呈現
  第三節  數智時代的運動觀照與身體技術革新
  第四節  身體運動研究的其他指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