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從外延式治理走向內涵式治理(經合組織高等教育政策發展研究1948-2018)

  • 作者:李安琪|責編:朱蘊?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ISBN:9787533499365
  • 出版日期:2024/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1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探討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演變,將這一過程主要分為五個歷史階段:以「增加科技人才數量」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階段(1948-1960)、以「勞動力規劃與儲備」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階段(1961-1967)、以「規模擴充」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階段(1968-1980)、以「經濟重建」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階段(1981-1997)、以「包容性增長」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階段(1998-2018),進而揭示了OECD應對科技人才短缺問題以維持經濟復甦勢頭的努力,全面展示了OECD高等教育治理從以往過多關注規模、結構、數量等方面的外延式治理走向以質量提升和保障為重點的內涵式治理的政策性路徑。通過綜合分析,有的放矢地闡發了其對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發展的啟示。

作者介紹
李安琪|責編:朱蘊?
    李安琪,教育學博士,東南大學法學博士后流動站全職博士后,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外國教育史、國際組織教育治理、教育政策與法律。主持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課題3項,在《教育學報》《江蘇高教》《外國教育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教育史研究》等主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目錄
緒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文獻綜述
  四、相關概念闡釋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發展科技生產力:以「增加科技人才數量」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1948-1960)
  第一節  「科技人才測繪」工作機制的產生和早期職能分化
    一、成立歐洲生產力總署(EPA):傳播擴大生產力的相關概念
    二、成立人力委員會(MC):初步實施職業培訓和科技人力調查工作
    三、成立科學技術人才辦公室(OSTP):鼓勵高等科技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增加科技人力」背景下OEEC高等教育政策形成原因分析
    一、區域競爭理論的影響
    二、適齡學生人口的擴張
    三、OEEC 的「美國化」本質
  第三節  代表性政策文本內容:揭示成員國科技潛力開發的差距
    一、《生產科學家和工程師》報告
    二、《預測科學時代的人力需求》報告
  第四節  主要政策特徵分析
    一、優先關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二、偏重高等科技教育工作的工具化特性
  第五節  「科學運動」的強勁慣性與OEEC時期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強化了西歐國家經濟工作的「教育化」特徵
    二、促進了歐洲範圍內科技人力資源的互聯互通
    三、推動了組織教育職能覆蓋層級的下延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擴增各類人力資源:以「勞動力規劃與儲備」為導向的高等教
  第一節  求證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性和教育規劃職能的初步形成
    一、組織轉型與1961年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二、教育經濟學研究小組的成立
    三、兩大教育規劃項目的具體實施:MRP與EIP
  第二節  「初代教育規劃」背景下OECD高等教育政策形成原因分析
    一、以「人力資本投資」為核心的新古典主義經濟理論的影響
    二、組織自主意識的完全覺醒與對高等教育工作的更深入認識
    三、西方「現代化理論」的盛行促使組織擴大援助對象的範圍
  第三節  代表性政策文本內容:在人力需求預測與學校系統之間建立聯繫
    一、《經濟增長與教育投資政策會議》報告
    二、「地中海區域項目」系列報告
    三、《1950年-1967年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報告》
  第四節  主要政策特徵分析
    一、肯定了「國家干預」的必要性
    二、形成了初步的高等教育治理框架
  第五節  「規劃運動」的經濟理性觀與該階段OECD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明確了在高等教育系統構建技術與職業教育職能的必要性
    二、協助了成員國技術型入力資源的進一步開發
    三、規範了成員國對高等教育規劃職能的認知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優化機構層級:以「規模擴充」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1968-1980)
  第一節  教育事務的「合法化」和圍繞「機構創新管理」的第二代教育規劃
    一、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CERI)的全面運行

    二、教育委員會(EDC)的成立與1970年巴黎會議的召開
    三、高等教育機構管理項目(IMHE)的實施
    四、「中等后教育的未來結構」大會的召開
  第二節  「規模擴充」背景下OECD高等教育政策形成原因分析
    一、基於民主的教育社會學理論的引介
    二、「青年大學生抗議運動」的影響
    三、由「方案預算運動」引發的繪製社會指標的靈感
    四、初中教育的普及與高中教育的重組
    五、教育平等內涵的變化:從「機會平等」到「參與平等」
  第三節  代表性政策文本內容!保障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一、《走向大眾化高等教育:問題和困境》報告
    二、「高等教育機構創新」系列報告
    三、《走向新的中等后教育結構:初步問題陳述》與《短周期高等教育:尋求認同》報告
  第四節  主要政策特徵分析
    一、幫助成員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體系
    二、高等教育的「社會性」目標不斷突顯
  第五節  「擴充運動」的「經常性」蘊義與該階段OECD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反思了前期兩個不同梯隊成員國教育規劃取向的弊端
    二、推動了成員國高等院校結構與形式的深刻改革
    三、滿足了成員國民眾對高等教育機構實用性的要求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增高管理效益:以「經濟重建」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1981-1997)
  第一節  回應「危機中的高等教育」訴求和人力資源的再開發
    一、圍繞「高等教育政策」關鍵議題多次召開政府間會議
    二、「技術變革和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的實施
    三、「變化中的社會的教育與經濟」會議的召開
    四、關於「質量」問題的辯論
  第二節  「經濟重建」背景下OECD高等教育政策形成原因分析
    一、新公共管理主義的影響
    二、「成本效益」優先於「人力規劃」理念的顯現
    三、教育與就業間的「固化聯結模式」逐漸被打破
    四、兩次石油危機引起的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重危機
  第三節  代表性政策文本內容: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相互滲透
    一、《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生教育》報告
    二、《高等教育中的成人》報告
    三、《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
  第四節  主要政策特徵分析
    一、認同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屬性
    二、重申高等教育的「職業目的」
  第五節  「效率運動」的成本彈性觀與該階段OECD高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提升了成員國多元化經費來源的籌資意識
    二、迎合了成員國成人繼續教育的發展趨勢
    三、強調了「效率」優先於「質量」的發展理念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保障優質人力資本:以「包容性增長」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1998-2018)
  第一節  教育治理職能的高層次延伸和對「第三級教育」概念的價值規範
    一、教育司(DE)的成立與優先發展高等教育
    二、開展「高等教育的第一年」大型調查活動
    三、實施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高等教育」審查項目
    四、IMHE開展的五大高等教育項目

  第二節  「包容性增長」背景下OEcD高等教育政策形成原因分析
    一、新型經濟形態——「知識經濟」的形成與影響
    二、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過渡中「質量觀」的內涵變化
    三、OECD「指標和統計文化」的發展與成熟促進了對教育成果的等注
    四、高等教育私人回報和個人需求日益明顯
  第三節  代表性政策文本內容:規範全球治理須遵循的共同原則
    一、《重新定義高等教育》報告
    二、《教育政策分析2000-2006:聚焦高等教育》報告
    三、《知識型社會的高等教育》報告
  第四節  主要政策特徵分析
    一、新自由主義理念得到修正與鞏固
    二、質量保障問題得到進一步關注
  第五節  「項目式運動」的全納性政策工作產生的主要影響
    一、豐富了成員國高等教育治理的內涵
    二、強調了質量、公平與效率「三管齊下」的發展理念
    三、傳播了知識密集型經濟理念至全球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回溯與評價
  第一節  OECD高等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回溯
    一、從「聚焦科技人才」到「規劃人力需求」
    二、從「規劃人力需」到「創新培養渠道」
    三、從「創新培養渠道」到「強化經濟目標」
    四、從「強化經濟目標」到「注重內在需求」
  第二節  OECD高等教育政策演變邏輯分析
    一、從「量的增長」到「質的保障」
    二、從「強調社會再分配」到「聚焦生產性權利」
    三、從「凱恩斯式人力投資」到「包容性自由主義」
  第三節  OECD 高等教育治理機制分析
    一、「項目運行」機制
    二、「認知規範」機制
    三、「彈性說服」機制
    四、「靈活模仿」機制
  第四節  OECD高等教育政策工作與其他國際組織的比較
    一、OECD與UNESCO高等教育政策工作的異同
    二、OECD與EU高等教育政策工作的異同
    三、OECD與World Bank高等教育政策工作的異同
  第五節  OECD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特色分析
    一、編製政策網路
    二、注重概念構建
    三、倚重專家隊伍
    四、青睞數字話語
    五、迎合差異化需求
  第六節  OECD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經驗與對我國的啟示
    一、保障高等教育體系進行適應性結構調整
    二、強調高等教育內部治理結構的橫向分化
    三、追求多向發展的高等教育政策內容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