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食物設計

  • 作者:周睿//楊子瑩//高森孟|責編:孫梅戈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49818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8
人民幣:RMB 6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立足於設計學學科和中國本土飲食文化,關於食物設計研究的著作。本書首先對食物設計的概念與內涵進行了梳理、界定和探討。其次從設計應用角度切入,專門針對食物設計提出了「餐桌框架」維度模型,分別從官能、場景、關係、功能等方面闡述了食物設計的創新路徑。對食物設計範疇的外延,諸如葯食同源觀念、食品包裝、美食媒介設計、飲食器皿、餐飲空間逐一展開食物設計視域的分析。此外,還對美食非遺、食物主題、農創產品等在內的美食類文創產品展開了創意設計論述。同時結合價值共創理論和AIGC參與數字創意設計的視角探討了食物設計的創新趨勢、食物設計的數字化發展方向。最後,回歸到本土的巴蜀文化與天府文化視域,展開對川派食物設計的實踐與探索。
    本書可供食物設計研究領域的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校設計學、旅遊、食品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亦適合對食物創新與創作實踐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周睿//楊子瑩//高森孟|責編:孫梅戈

目錄
第一章  食物設計的界定、內涵與勃興
  第一節  飲食文化與食物
    一、飲食文化概述
    二、中國飲食文化的基本特徵
    三、食物:不僅僅是味道的歷史文化
  第二節  食物設計的界定
    一、食物設計發展現狀
    二、學界研究現狀概述
    三、食物設計的界定
  第三節  食物設計的文化內涵與外延
    一、食物設計的文化內涵
    二、食物設計的外延意義
    三、食物設計的當代語境
第二章  食物設計創新路徑與創意轉化
  第一節  「餐桌框架」
    一、思考創新路徑框架
    二、構建食物設計體系
  第二節  官能路徑
    一、感官體驗與食物設計
    二、視覺的角度
    三、通感的角度
  第三節  場景路徑
    一、場景與官能的關係
    二、基於場景的食物設計創新
  第四節  關係路徑
  第五節  功能轉遷
    一、何為功能轉遷
    二、功能轉遷的常見方式
第三章  外延與拓展:與食物相關的設計
  第一節  葯食同源
    一、食療與葯膳
    二、葯食同源的當代發展
    三、食物設計驅動葯食同源創新
  第二節  食品包裝
    一、促進飲食的目的
    二、契合場景的需求
    三、彰顯性狀的特點
  第三節  美食媒介
    一、新媒體美食體驗
    二、美食信息視覺錘
    三、美食菜譜與海報設計
  第四節  飲食器皿
    一、服務於飲食的餐具
    二、食物作器
    三、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餐具包容性設計
  第五節  餐飲空間
    一、飲食文化中的「境」
    二、氛圍促社交之境
    三、宏觀轉微觀之境
    四、突破常規思路之境

第四章  美食文創產品
  第一節  以食物為載體的文創產品
    一、飲食品類進入文創開發視野
    二、美食文創商品的體驗維度
    三、美食文創設計切入點
    四、美食非遺技藝融入美食文創
  第二節  以食物為主題的文創產品
    一、外觀模擬設計
    二、材質置換創意
    三、功能趣味表達
  第三節  食物視角的農創產品
    一、農創與農創產品
    二、農創產品開發的旅遊商品化
    三、農創產品的食物設計
第五章  價值共創:食物設計趨勢
  第一節  價值共創與體驗價值
    一、美食創作中的價值共創
    二、食物設計的體驗價值
    三、飲食消費邁向體驗共創
  第二節  生態價值觀下的食物設計
    一、食品和化妝品包裝新規的限制與引導
    二、《反食品浪費法》倡導厲行節約
    三、食品創新趨勢:生態與環保的持久發展
  第三節  面向社會的創新食物設計
    一、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
    二、從設計創新到社會價值創新
  第四節  AIGC參與數字化食物設計
    一、數字科技與食物設計
    二、AIGC參與食物設計創新
    三、AIGC賦能食品發展
第六章  巴蜀飲食文化視域下的食物設計探索
  第一節  探尋巴蜀文化
    一、巴蜀文化與飲食文化
    二、巴蜀文化脈絡探析
  第二節  巴蜀文化概念的維度
    一、巴蜀文化的地理空間維度
    二、巴蜀文化的歷史文脈維度
    三、巴蜀文化的飲食習俗維度
  第三節  巴蜀飲食體驗文本研究
    一、巴蜀飲食的網路文本分析
    二、美食視頻的詞頻分析
    三、美食視頻的語義網路分析
    四、美食視頻的情感分析
    五、飲食文化中的身份認同
  第四節  川派食物設計實踐與探索
    一、實踐目的與背景
    二、設計主題:川派下午茶
    三、設計方案呈現:川派飲食特色
參考文獻
謝辭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