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南方歷史地理考論(精)/廣西歷史地理研究叢書

  • 作者:劉祥學|責編:盧秋韻|總主編:鄭維寬//江田祥
  • 出版社:廣西人民
  • ISBN:9787219117064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劉祥學教授是當代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名家,本書集結了他中國南方歷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書分為地理認知與地域形象、環境適應與社會變遷兩部分,從狩獵活動與農耕環境、水稻種植與環境適應、流域災害與社會治理、經濟活動與環境變遷等方面,探討中國南方地區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的關係,進而從人地關係的視角來解析南方民族地理分佈與變遷、文化傳播與文化衝突等。本書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拓寬了中國南方歷史地理的研究空間,深化了對中國南方歷史地理的認識。

作者介紹
劉祥學|責編:盧秋韻|總主編:鄭維寬//江田祥
    劉祥學,男,1967年7月生,瑤族,廣西平樂縣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博士。現任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史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廣西歷史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明史、中國民族史、歷史地理學研究,先後出版《明朝民族政策演變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壯族地區人地關係過程中的環境適應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等專著5部。在《歷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史學集刊》等刊物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二等獎(排名第一)各1項。2011年入選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16年獲評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目錄
上編  地理認知與地域形象
  歷史時期南方地區「早夭之地」形象的流播
  明清時期地方官紳對南方鄉土形象的重塑——以嶺南地區為視角
  由模糊到清晰——歷史時期對紅水河流域地理認識的演進
  地域形象與中國古代邊疆的經略
  中國古代邊疆地區的地域形象與邊疆建設
下編  環境適應與社會變遷
  明代馴象衛考論
  當今邊疆地區環境史視野下的「瘴」研究辨析
  明代中後期珠江中上游地區的災害與社會治理
  明清以來壯族地區的狩獵活動與農耕環境的關係
  明清以降漓江上游地區的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研究
  論壯族地區的水稻種植與環境適應的關係
  清代前期紅水河流域的經濟活動與環境變遷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