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 作者:丁華|責編:朱唯唯
  • 出版社:研究
  • ISBN:9787519916275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0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信息經濟學中的信息不對稱理論應用於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研究中,對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表現、成因及其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進行分析,並就如何解決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為改進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作者介紹
丁華|責編:朱唯唯
    丁華,男,漢族,1975年11月出生,管理學博士,瀋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長期以來致力於高校科技成果評價及組織行為方向的研究,先後主持參與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遼寧省教育廳等10余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管理科學》《東北大學學報》《現代教育管理》等重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

目錄
緒論
  1.研究背景、目的與研究意義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2.文獻綜述
    2.1  國外相關研究
    2.2  國內研究現狀
    2.3  文獻述評
  3.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思路
  4.創新點
    4.1  提出「主、客觀信息」「高、低階信息」的概念
    4.2  提出非學術因素導致的信息差是學術造假源動力的觀點
    4.3  提出按「科學課題」和「技術課題」來重新劃分課題類型的對策建議
第一章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1.核心概念界定
    1.1  科技成果
    1.2  高校科技成果
    1.3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
  2.主要理論支撐
    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  委託代理理論
    2.3  資訊理論中的信息傳遞模型與信息不增原理
    3.本書的理論分析框架
第二章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概述
  1.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歷史沿革
    1.1  科技成果評價制度的建立階段(1958—1966年)
    1.2  科技成果評價的停滯階段(1967—1977年)
    1.3  科技成果評價的恢復階段(1978—1986年)
    1.4  科技成果評價的規範階段(1987—2015年)
    1.5  科技成果評價的市場化改革啟動(2016年至今)
  2.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形式
    2.1  內部評價
    2.2  外部評價
  3.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方法的類型
    3.1  行政評議
    3.2  同行評議
    3.3  定量評價
    3.4  綜合評價
  4.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特徵
    4.1  評價主體以各級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為主
    4.2  評價目的服務於政府科技管理需要
    4.3  評價對象以政府科技計劃內項目為主
    4.4  評價標準存在量化評價風險
第三章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表現及成因
  1.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表現
    1.1  委託人與成果完成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1.2  委託人與評審專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1.3  評審專家與成果完成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2.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成因
    2.1  結構性因素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2.2  用主觀信息評價客觀信息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2.3  用高階信息評價低階信息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3.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原因的實證分析
    3.1  樣本與數據來源
    3.2  描述性統計分析
    3.3  假設與檢驗
    3.4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原因的Logistie回歸分析
第四章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的後果
  1.高校科技工作者行為的逆向選擇
    1.1  逆向選擇問題的理論模型
    1.2  逆向選擇問題的現實表現
  2.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風險
    2.1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道德風險的表現
    2.2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道德風險的動力分析
    2.3  學術造假問題的博弈模型分析
    2.4  尋租問題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五章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對策
  1.克服結構性因素對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影響
    1.1  取消「縱向、橫向課題」的劃分方式
    1.2  發揮市場對「技術課題」成果的評價作用
    1.3  縮減行政體系評價範圍
  2.優化高校科技成果的評價指標體系
    2.1  增加對成果內容真實性的審查
    2.2  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2.3  強調高校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與貢獻
    2.4  實行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質量導向
    2.5  實行教學和科研並重
    2.6  增加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信息化指標
  3.科學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3.1  運用層次分析法將主觀指標客觀化
    3.2  運用熵值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
  4.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指標的階次
    4.1  核心期刊的評價功能
    4.2  減少非學術因素雜訊對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干擾
  5.打擊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學術造假行為
    5.1  對學術造假行為給予嚴厲的懲罰
    5.2  成立負責懲處學術造假行為的專門機構
    5.3  建立學術造假舉報獎勵制度
    5.4  降低評審專家的信息甄別成本
    5.5  提高對專家發現學術造假行為的獎勵水平
  6.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尋租行為
    6.1  加大對尋租行為的懲罰力度
    6.2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活動的透明度
  7.構建市場導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評價體系
    7.1  大力發展獨立的「第三方」專業科技評價機構
    7.2  建立學術市場聲譽機制
    7.3  加快科技成果評價立法工作

第六章  結論
  1.研究結論
  2.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
附錄
  附錄A  某高校理工科教師科研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附錄B  高等學校科技成果指標體系
  附錄C  2013年遼寧省部分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統計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