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適合教育論/走近當代名校長系列叢書

  • 作者:王偉|責編:張天楊|總主編:晨光
  • 出版社:中國言實
  • ISBN:9787517146384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3
人民幣:RMB 53.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適合教育論》為一本教育學理論專著。「什麼是好的教育?」作者認為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適合教育是一種思想、一種理論,又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需要譜循的教育法則。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兩句話:對所有學生平等對待,即「有教無類」,對不同學生差異化培養,即「因材施教」。該書圍繞適合教育的提出、理想、師生觀、課程觀和校園觀五個方面展開論述,最後進行了總結概括。為教學者的教育和教育學理論研究者提供了借鑒和指導,是一本有深度,極具理論性的教育學著作。

作者介紹
王偉|責編:張天楊|總主編:晨光
    王偉,現任新鄉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河南省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碩士生導師,河南省名校長,河南省第六屆、第七屆督學,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中國教育學會目標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拔尖創新人才基礎培養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新鄉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第七屆全國少工委委員。     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從事中學教學、基礎教育教研和學校管理工作。近年來,主持完成省教育規劃重點項目3項,其他省級課題多項,獲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在《中國教育學刊》《中小學管理》《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德育報》《河南教育》《教育時報》等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報紙發表學術論文、研究成果、教育隨筆30余篇,主編或參編《有效教學課例與反思》《師說新語》《家庭教育123》等教育教學書籍9部     他擁有深厚的教育情懷和鮮明的辦學思想,以先進前沿的教育觀、學生觀、知識觀和學習觀指導學校各項工作,推行科學化、規範化、人文化管理,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業績,他和團隊一起引領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營養與健康示範校、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脊稱號。學校高考成績連續十年保持高位攀升。

目錄
序  辦好一所「適合」當代中國的中學/顧明遠
第一章  適合教育的提出
  (一)適合與「度」的本體意義
    1.適合教育的哲學基礎
    2.適合教育的現實可能
  (二)適合與「人」的全面發展
    1.適合教育視野中的「全面發展」
    2.在學校中實現「全面發展」
  (三)適合與新時代的教育理念
    1.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基層踐行
    2.「適合教育」的個性張力
第二章  適合教育的理想
  (一)理論基礎:兩種教育論及其指向
    1.作為「適合教育」基礎的人本教育論
    2.作為「適合教育」基礎的多元智能論
  (二)環境要素:美好事物的校園匯聚
    1.「適合教育」論中的校園營造思路
    2.校園環境建構中的「適合」及其審美
  (三)主體價:個體的淬煉及其夢想
    1、主體性與救育的定義問題
    2.「師生一體」與「雙向激活」
第三章  適合教育的師生觀
  (一)成長之痛:「適合」的切題性
    1.救師的成長及其「適合性」
    2.學生的成長及其「適合性」
  (二)潛能之實:「適合」的科學性
    1.新鄉市一中的「潛能」發揮及其歷史
    2.新鄉市一中的「潛能」現狀及其科學性
  (三)卓越之要:「適合」的激勵性
    1.用教師全面發展激勵「適合教育」
    2.用校園全面發展激勵「適合教育」
  (四)終身之夢:「適合」的未來性
    1.尋找適合自己的精神之「未來」
    2.夯實適合當下的物態之「未來」
第四章  適合教育的課程觀
  (一)自控力:「適合」的主體表現
    1.自控力
    2.自學潛能
  (二)項目式:「適合」的課程形態
    1.「適合教育」讓課程/課堂項目化
    2.「適合教育」讓集體/活動項目化
    3.「適合教育」讓成長/發展項目化
  (三)多元化:「適合」的教學內涵
    1.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適合」空間
    2.體育特色課程的「適合」展開
  (四)反思型:「適合」的持續拓展
    1.反思型校園的建構
    2.反思型課堂的建構
    3.反思型教學的細節
第五章  適合教育的校園觀

  (一)黨建為基:「適合」與校史特色
    1.講好學校的紅色故事
    2.打好學校的發展基石
    3.創新在地的主題教育
  (二)管理為要:「適合」與學校制度
    1.學校的管理與治理
    2.一中的治校與制度
    3.學校章程建設的治理意義
  (三)文化為心:「適合」與人文精神
    1.校園文化的「三主體」與「四層次」
    2.構建書香校園的文化傳統與實踐
結語:我為什麼提出「適合教育論」?
附錄
    「總編眼中的名校長」專欄: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偉/晨光
    逐鹿中原唱大風,適合教育譜華章/晨光  黃蜀紅
    校園物態文化環境建設的出發點與基本原則
    初中生自控力培養與班級建設策略有效結合的實踐研究
    講好一中故事  傳承紅色文化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