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近現代名人家庭教育啟示錄(藝術家卷)/名人家庭教育叢書

  • 作者:呂沁融|責編:賀寅|總主編:楊敏
  • 出版社:上海遠東
  • ISBN:9787547619520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9
人民幣:RMB 4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回顧梳理諸多民國時期重要藝術家的貢獻,切入彼時藝術家們良好的家庭浸染與熏陶,勾畫出家庭教育這一人生始發港對人生髮展軌跡的深刻影響,提煉出可供當代家庭教育借鑒的思索與啟示。作者以三個維度立意行文,深入探討民國時期在東西方文化碰撞、社會局勢動蕩、國民生存危機等一系列巨變與考驗中,由家庭教育奠定的其藝術追求與信念,對於個人、社會、國家的深遠意義。為了使青年讀者產生共鳴,本書將提煉出社會關注的家庭、學校、社會的藝術教育問題,以場景設計與隔空對話的形式,拉近藝術家與民眾的距離,引導讀者在品讀大家風範、藝術人生的過程中,認知藝術的真諦,體悟教育的本質。為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理念注入能量與信心。

作者介紹
呂沁融|責編:賀寅|總主編:楊敏
    呂沁融,副編審,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會員。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曾獲羅馬尼亞「喬治·埃奈斯庫國際音樂比賽」第四名,現從事音樂教育與出版工作。長期致力於開拓互聯網時代多種融合形式的音樂人文普及工作,策劃編輯的圖書、音像出版物、數字出版物曾先後榮獲上海圖書獎一等獎、金唱片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工程精品獎等多項獎勵;參與教育 部國家中小學教育資源「生命與成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32講」的審讀工作;發表《聲音的力量——解析音畫紀錄片<天地玄黃>的音樂表現力》《以文學形式而存,因戲曲藝術而生——戲曲楹聯的人文解讀》《試論中國傳統音樂內容傳播的互聯網創新產業模式——以古琴數字化為例》等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總序
自序:藝術的力量
第一篇  新潮與舊地
  第一章  舊地上的「家」
  第二章  逐漸興起的人文精神
    書香門第與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
    知縣父親與百年琴壇第一人查阜西
  第三章  自由生長的民間藝人
    戲台上的家風與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程硯秋
    養父傳藝定家規與京韻大鼓駱玉笙
    父債子還與中國吟遊詩人華彥鈞
第二篇  自我與家國
  第一章  重塑美學教育
    父親的行善、藏書與藝術大家李叔同
    于嚴厲中見慈愛:豐子愷的早年教育
    亦中亦西的家庭與民族音樂改良復興第一人楊蔭瀏
  第二章  彰顯民族本色
    德才兼備的母親與近代中國歌曲興起者黃自
    幼時啟蒙與中國近代舞蹈教育之母戴愛蓮
  第三章  打通中西壁壘
    家教培養與一生傳播崑曲、書法的張充和
    父親的堅持與中國歌劇第一夫人周小燕
    父親的清音遺志與作品進入太空的管平湖
第三篇  藝術與無華
  第一章  血脈相連
    父愛如山:傅雷家書對傅聰的影響
    深厚家學下的佛系母親:貝聿銘的堅韌靈性
  第二章  啟智開蒙
    堅凈一生:啟功承上啟下的藝術教育理念
    隨父而行:西學東漸中的近代音樂學府領袖蕭友梅
    石匠之子:開中國美術學院的林風眠
  第三章  生命華章
    愛是那麼純然:母親是木心藝術追求中智者的原型
    朱熹二十六代孫:貫通中西美學的大師朱光潛
    牧笛揚華音,滿腔赤子心:從農家走出的音樂家賀綠汀
結語:家庭與藝術,是追求真善美的道路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