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是楊曉琳名師工作室結合團隊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和實驗教學研究經歷,針對初三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研究初中化學實驗創新設計、課堂實驗教學的策略,從理論到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煉,形成研究特色,提煉可循的規律,在教的方式上轉變思想,培養學生教學性學習方式,研究如何改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成效,落實立德樹人,構建優質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空間。本書的出版,既體現了楊曉琳名師工作室編寫團隊的群策群力成果和教育教學智慧,又體現了對教材實驗的創新和拓展,該書的實驗案例和教學課例具有互補性、新穎性、前瞻性,著力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能為眾多初中化學教師提供教學參考和研究思路,是初中化學新入職教師和有志向于初中化學實驗創新實踐的教師群體必備讀物。
作者介紹
楊曉琳|責編:張芙蓉//劉貝貝
楊曉琳,中學化學高級教師,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優秀個人,廣東省骨幹教師,深圳市初中化學兼職教研員,深圳市中學化學名教師,深圳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深圳市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區教與學方式轉變特色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化學教育學科委員會理事,廣東省繼續教育學會專家庫成員。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等各級比賽獲優秀課例特等獎及其他獎項多次,其中《再探常見的酸和鹼的化學性質》優秀課例被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收藏,主持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深圳市教育規劃重點課題、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系統公益性課題等。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主編深圳市義務教育選用教材《知識與能力訓練》,參編福田區《中小學環境教育讀本》等。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市區級科技節等各項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她篤信教育之道貴在用心,推崇「教育的靈魂是愛」,因愛而「有教無類」,踐行「去蒙啟迪」,創新教學方法,讓孩子們認識物質世界,感受化學之美!
目錄
第一章
初中化學實驗創新教學的構建R
第一節 新課標對實驗教學的要求
第二節 實驗創新與實驗教學
第三節 理論基礎
第四節 研究述評
第二章
實驗課教學創新研究
第一節 實驗教學研究的現狀與不足
第二節 教師實驗教學能力的核心要素
第三節 實驗教學的策略、方法
第四節 實驗創新的有效性評價
第三章
基於實驗探究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與案例
第一節 小組合作學習概述
第二節 自主合作學習實踐案例
水的凈化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的性質(第1課時)
燃燒與滅火(第1課時)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
溶液的形成(第1課時)
常見的酸和鹼(第3課時)
常見的鹼的化學性質(第3課時)
鹼溶液的主要化學性質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2課時)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第2課時)
再探常見酸和鹼的化學性質(專題複習)
二氧化碳及碳的化合物(專題複習)
初中常見固體物質的鑒別(複習課)
第四章
三重表徵模式下的實驗教學研究與案例
第一節 三重表徵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第二節 三重表徵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水的組成
質量守恆定律(第1課時)
質量守恆定律(第2課時)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3課時)
構成物質的微粒
第三節 從三重表徵到四重表徵的實驗教學研究
蠟燭的燃燒與滅火
第五章
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融合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融合實踐案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第3課時)
酸的性質(專題複習)
構成物質的微粒(專題複習)
氣體製備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專題複習)
再探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取(中考複習)
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中考複習)
第六章
初中化學八個基本實驗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第一節 深圳市理化實驗操作中考的評價
第二節 初中化學八個基本實驗的實踐案例
實驗活動1 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
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
實驗活動4 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實驗活動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製
實驗活動6 酸、鹼的化學性質
實驗活動7 溶液酸鹼性的檢驗
實驗活動8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附錄
從一節公開課到一篇教研論文
深圳市楊曉琳名師工作室簡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