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多尺度多時空與多樣性(2021年中國歷史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作者:編者: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責編:關春巧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65159
  • 出版日期:2023/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67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論文集系2021年7月17-18日在上海召開的「多尺度、多時空與多樣性——2021年中國歷史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承辦,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230余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參加會議,共發表211篇論文報告,參會人數和論文報告篇數均為我國歷史地理學大會之最。
    經大會組委會評議並徵得作者同意,現一共遴選了59篇文章,彙編為本論文集,其中首次發表的有29篇,已刊修訂發表的有30篇(文末標注有原刊信息者),按「歷史自然地理與環境史」「歷史疆域政區與政治地理」「地名文化與地圖史」「歷史經濟地理」「歷史城市地理」「歷史軍事與交通地理」「歷史文化地理」「地理學史與歷史地理數字化」八個專題依次編排。

作者介紹
編者: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責編:關春巧

目錄
歷史自然地理與環境史
  官廳水庫的建設過程與環境問題  孫冬虎
  洪水與戰事中的清代綿州遷治研究  馬劍  張宇博
  災害應對與適應性選擇——清代河南救荒作物的社會適應趨勢  王大賓
  銅瓦廂決口后黃河下游河道沿岸區域地形與河湖環境(1855—1911)  古帥
  戰爭、地貌改造與社會動員——華北平原抗日根據地軍民挖道溝運動研究  程森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拋棄黃浦江的協同治理研究——以江海關港警為中心(1927—1936)  姚永超
歷史疆域政區與政治地理
  從南土到楚國——周代江漢地區的空間整合  尹弘兵
  漢代東北政區地理新證:「臨穢丞印」封泥與「臨穢縣」考  王俊錚
  武周政治與唐東都河南、洛陽二縣分界的演變  宋婷
  北宋北邊三路的分合  宋亮
  明順天府巡檢司的演變過程與空間分佈  田海
  駐紮何處:明清之際區域巡撫的駐地選擇與建置轉型——以偏沅巡撫為中心  趙文濤
  清中期兩淮「鹽政」的制度變遷  李夢圓
  清末載振和徐世昌的東三省考察與東三省建省  閻立
  民國時期邊疆政區的內地化——以磴口設縣為例  于昊
地名文化與地圖史
  說「地」  馬保春
  黃帝居軒轅丘地望考辨  陳隆文
  海昏縣與海昏侯國相關歷史地名及文化遺存辨析  趙明
  漢代金城郡烏亭逆水新證——基於唐宋和西夏時期的蘭州地名文獻  妥超群
  真番歷史遺跡探微  趙春蘭
  商周時期方位的測定方法探討——兼論先秦地圖的方位測繪問題  易德生
  康熙《皇輿全覽圖》長城以南地區繪製精度的空間分異  韓昭慶  楊霄  劉敏  何國璠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甘肅輿圖》研究  田清
歷史經濟地理
  北宋東京城郊的禮儀活動與農業生產  黃嘉福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北宋後期西北土地開發  王連旗
  明代末期縣域耕地面積重建  郭浩然  劉涵  武海平
  1573—1643年華北地區糧食安全的歷史地理考察  孟佳穎  孟萬忠
  試論近代上海的食鹽行銷  尹玲玲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華東、華中地區的茶葉貿易和日文資料  ?日?吉田建一郎
  1939年、1947年上海英租界外資洋行與銀行合作關係行為模式特徵及其空間映射  楊明  何捷
  復旦大學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團隊及其學術進展  樊如森
  貨幣的地理學——中國銀元的鑄造及流通(1889—1933)  蕭文嫻
歷史城市地理
  畿服制與擇中立都  潘明娟
  中國古都變遷與多尺度地理空間格局  姚亦鋒
  明代開封城的平面格局與仿生意象  吳朋飛
  中國近代城市體系的位序規模特徵——基於1936年《中華民國郵政輿圖》的分析  王哲  鄭法川
  礦路之間:近代焦作城鎮化路徑及其啟示  葛風濤
歷史軍事與交通地理
  南宋荊襄戰區軍事重心變化研究  由迅
  馮山阻海:明清福建海洋軍事布局的空間結構  李智君  郭婧儀
  明代浙江總督備倭考  徐春偉
  西漢長安通姑臧南道交通線路複原研究——以懸泉漢簡「Ⅴ1611③:39A、B」為基礎  蘇海洋
  「海上絲綢之路」遺址點的時空分佈特徵及形成機制  徐文彬  鍾羡芳
  晚清民國地圖中的內外蒙古交通  姜建國
歷史文化地理

  秦始皇死事疑案新解:從九原到甘泉  郭聲波
  禮俗互動視野下昭明太子信仰演變考  孫廷林
  明朝政策與15世紀中期藏傳佛教在漢藏走廊的傳播機制述論  胡簫白
  「方志江南」時期安徽省域認同的弱化與強化  陸發春
  清代山海關北海神廟建築及其歷史文獻小考  馮柯
  近代報紙的華北集鎮書寫:以靜海獨流鎮為例  羅艷春
  聲音、地方與區域社會:近代鄂爾多斯地區聲音景觀研究  張曉虹
  上海姚文楠家族與嘉興姚文楠家族考辨  梁志平
  民國時期鐵路旅行指南與旅遊地空間結構的嬗變——以環渤海區域為中心(1912—1937)  聞虹  曲曉范
  遼西北鄉村振興中旅遊綠色古道建設的思考  鄭曉非  張志全
地理學史與歷史地理數字化
  史念海先生對中國歷史地理學科建設的貢獻  王社教
  譚其驤先生在浙江大學史地學系任教10年(1940—1950)學術活動述要——兼及《悠悠長水:譚其驤傳》相關內容證補  范今朝
  重建大一統——隋至唐初的地理學風氣  李昊林
  古地圖地理信息的初步量化研究  孫靖國  駱文  成賽男
  數字人文時代的「數字運河」基礎數據平台建設  路偉東
  多尺度、多時空與多樣性——2021年中國歷史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何斯薇  楊偉兵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