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第2版科學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鞏振輝|責編:張靜秋//馬程迪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55070
  • 出版日期:2023/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4
人民幣:RMB 6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根據教育部建設「四新」學科的培養要求,融合了園藝學、園藝植物育種學、植物組織培養、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胚胎學、免疫學、生物安全、信息學及電腦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概念、原理、方法與技術。全書包括緒論、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與基本技術、園藝植物細胞工程、園藝植物染色體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基礎知識與技術、園藝植物基因的分離與克隆、園藝植物遺傳轉化載體的構建、園藝植物遺傳轉化、園藝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園藝植物遺傳標記、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和鑒定、蛋白質結構與功能、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及分子改造與表達、園藝植物生物信息學、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評價與管理等內容。本書為新形態教材,掃描書中二維碼可查看彩圖、視頻、拓展資料等內容。
    本書概念準確、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圖文並茂、實用性強,適合作為高等院校園藝、茶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鞏振輝|責編:張靜秋//馬程迪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主要內容
    一、園藝植物組織培養
    二、園藝植物細胞工程
    三、園藝植物染色體工程
    四、園藝植物基因工程
    五、園藝植物基因編輯
    六、園藝植物分子標記
    七、園藝植物蛋白質工程
    八、園藝植物生物信息技術
  第二節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發展簡史
    一、近代生物技術的誕生與發展
    二、現代生物技術的誕生與發展
  第三節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發展前景與趨勢
    一、產業化步伐加快
    二、園藝植物育種正在向設計育種或智能化育種發展
    三、大數據科學在遺傳研究和育種決策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四、性狀改良由單一抗性向綜合優良性狀發展
    五、園藝植物育種和病害防治更加精準與綠色
    六、園藝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與研究更加深入
第二章  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與基本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和類型
    二、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園藝植物組織培養所需的儀器及設備
    一、滅菌設備
    二、無菌接種設備
    三、可調控人工培養設備
    四、其他儀器設備
  第三節  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技術
    一、培養基配製技術
    二、外植體滅菌技術
    三、接種環境和接種設備滅菌技術
    四、無菌接種技術
    五、組培苗繼代技術
    六、組培苗生根技術
    七、組培苗馴化和移栽技術
  第四節  影響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因素
    一、外植體的種類
    二、培養基成分、pH及激素配比
    三、組織培養環境條件
  第五節  園藝植物組織培養的應用
    一、胚挽救
    二、園藝植物的脫毒
    三、園藝植物離體快速繁殖
第三章  園藝植物細胞工程
  第一節  概述
    一、園藝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含義

    二、園藝植物細胞工程在園藝科學上的應用
  第二節  園藝植物細胞培養
    一、單細胞培養
    二、細胞懸浮培養
    三、植物細胞的規模培養
  第三節  園藝植物原生質體培養
    一、園藝植物原生質體培養的意義
    二、園藝植物原生質體培養的基本技術
  第四節  園藝植物細胞融合
    一、園藝植物細胞融合前的準備
    二、園藝植物細胞融合技術
    三、園藝植物雜種細胞的篩選技術
  第五節  細胞工程技術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一、利用細胞工程技術進行園藝植物遠緣雜交育種
    二、體細胞變異與離體選擇
    三、單倍體育種
    四、體細胞胚胎髮生與人工種子生產
第四章  園藝植物染色體工程
  第一節  概述
    一、園藝植物染色體工程的基本含義
    二、園藝植物染色體工程與細胞
工程和常規育種的關係
  第二節  園藝植物單倍體培養
    一、園藝植物的花藥培養
    二、園藝植物的小孢子與花粉培養
    三、園藝植物的子房(或大孢子)培養
    四、單倍體植株鑒定
  第三節  園藝植物的多倍體培養
    一、園藝植物多倍體的誘導
    二、園藝植物多倍體植株的鑒定
  第四節  園藝植物非整套染色體操作
    一、染色體代換系的創製
    二、染色體附加系的創製
    三、染色體易位系的創製
  第五節  染色體工程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一、創製園藝植物新種質
    二、加快育種進程
    三、園藝植物基因定位
第五章  植物基因工程基礎知識與技術
  第一節  植物遺傳物質的基礎知識
    一、DNA的結構與功能
    二、RNA的結構與功能
    三、遺傳信息的傳遞
    四、基因的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
    一、限制性內切核酸?
    二、DNA連接?
    三、DNA聚合?
    四、其他工具?
  第三節  園藝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載體

    一、質粒載體
    二、噬菌體載體
    三、柯斯質粒載體
    四、人工染色體載體
  第四節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技術
    一、核酸分離技術
    二、核酸電泳技術
    三、核酸體外擴增技術
    四、分子雜交技術
第六章  園藝植物基因的分離與克隆
  第一節  利用化學合成法直接合成
    一、化學合成法的原理
    二、化學合成法的應用
    三、化學合成法的優缺點
  第二節  功能克隆
    一、功能克隆的步驟
    二、功能克隆的應用
    三、功能克隆的局限性
  第三節  利用限制性內切??切法直接分離
    一、限制性內切??切法在分離目的基因中的應用
    二、限制性內切??切法的優缺點
  第四節  利用PCR技術擴增克隆
    一、PCR引物設計
    二、利用PCR擴增目的基因
  第五節  從園藝植物基因組文庫或cDNA文庫克隆
    一、基因組文庫與cDNA文庫的區別
    二、園藝植物基因組文庫的構建
    三、園藝植物cDNA文庫的構建
    四、從基因文庫篩選目的基因克隆的方法
  第六節  利用轉座子標籤法獲取目的基因
    一、可用於克隆植物基因的轉座子種類
    二、轉座子標籤法克隆植物基因的原理
    三、轉座子標籤法克隆植物基因的方法
  第七節  利用同源序列法獲取目的基因
    一、同源序列法克隆園藝植物基因的原理和方法
    二、同源序列法在克隆園藝植物基因中的應用
    三、同源序列法克隆植物基因的優缺點
  第八節  利用圖位克隆獲取目的基因
    一、基因圖位克隆的原理
    二、基因圖位克隆的程序
    三、圖位克隆在園藝植物中的應用
    四、圖位克隆法的優缺點
  第九節  基於基因組重測序技術開發的基因克隆
    一、MutMap法定位基因
    二、QTL-seq法定位基因
第七章  園藝植物遺傳轉化載體的構建
  第一節  根癌農桿菌Ti質粒基因
轉化載體的構建
    一、Ti質粒的改造
    二、Ti中間表達載體的構建

    三、Ti共整合載體的構建
    四、Ti雙元載體的構建
  第二節  髮根農桿菌Ri質粒基因
轉化載體的構建
    一、Ri中間表達載體的構建
    二、Ri共整合轉化載體的構建
    三、Ri雙元轉化載體的構建
  第三節  載體構建中常用的選擇標記基因和報告基因
    一、選擇標記基因和報告基因的基本特點
    二、常用的選擇標記基因
    三、常用的報告基因
  第四節  園藝植物常用的遺傳轉化載體類型
    一、正義表達載體
    二、反義表達載體
    三、RNA干涉載體
    四、其他載體
  第五節  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連接
    一、插入滅活法
    二、定向克隆法
    三、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的其他方法
第八章  園藝植物遺傳轉化
  第一節  園藝植物遺傳轉化受體系統
    一、遺傳轉化對園藝植物受體系統的要求
    二、常用的園藝植物受體系統
  第二節  園藝植物遺傳轉化方法
    一、外源裸露DNA的轉化
    二、載體介導的DNA轉化
    三、種質轉化法
  第三節  園藝植物轉化植株的鑒定
    一、利用選擇標記基因和報告基因鑒定
    二、利用重組DNA分子特徵鑒定
    三、利用外源基因的轉錄或表達鑒定
  第四節  改變外源基因在園藝植物體內表達水平的策略
    一、轉基因園藝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沉默
    二、提高外源基因在園藝植物體內表達水平的策略
  第五節  基因沉默技術、基因敲除技術與插入/缺失突變技術
    一、基因沉默技術
    二、基因敲除技術
    三、插入/缺失突變技術
  第六節  外源基因在園藝植物中的遺傳
    一、孟德爾式遺傳
    二、非孟德爾式遺傳
第九章  園藝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
  第一節  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
    一、基因組編輯的概念
    二、基因組編輯的原理與發展
    三、基因組編輯技術的比較
  第二節  CRISPR技術的原理與方法
    一、CRISPR技術的原理
    二、CRISPR技術的應用

    三、脫靶問題
  第三節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一、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園藝植物上的發展
    二、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園藝植物的遺傳改良
    三、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前景
第十章  園藝植物遺傳標記
  第一節  園藝植物遺傳標記的類型與發展
    一、遺傳標記的類型
    二、園藝植物分子標記的發展歷史及分子標記的類型
    三、園藝植物主要分子標記的技術特點比較
  第二節  常用的園藝植物DNA標記的種類及其原理
    一、理想的DNA標記應具備的特點
    二、SSR分子標記的原理及應用
    三、基於單個核?酸多態性的DNA標記(SNP標記)
    四、基於基因組學的InDel標記
  第三節  分子標記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一、數據的獲得
    二、統計學處理
  第四節  分子標記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一、品種鑒別與分類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
    三、親緣關係及系譜分析
    四、分子遺傳圖譜構建和基因定位
    五、核心種質構建
    六、系統發育分析
    七、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第十一章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和鑒定
  第一節  蛋白質分離純化概述
    一、蛋白質的基本性質與分子組成
    二、蛋白質分子量
    三、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四、蛋白質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第二節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一、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原則
    二、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原理與方法
    三、蛋白質分離純化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蛋白質的粗分離
    一、鹽析沉澱法
    二、有機溶劑沉澱法
    三、等電點沉澱法
  第四節  蛋白質的細分離
    一、根據蛋白質分子量大小進行蛋白質細分離
    二、根據蛋白質荷電性質進行蛋白質細分離
    三、根據蛋白質-配體特異性結合進行蛋白質細分離
    四、根據蛋白質的疏水性質進行蛋白質細分離
  第五節  蛋白質的鑒定
    一、蛋白質純度鑒定
    二、蛋白質組學
    三、蛋白質定性定量檢測
第十二章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概述
    一、蛋白質結構概述
    二、蛋白質功能概述
  第二節  蛋白質的結構與組成
    一、蛋白質結構的基本組件
    二、蛋白質結構的組成和主要類型
    三、蛋白質結構的形成——多?鏈的生物合成與摺疊
    四、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第三節  蛋白質的結構測定與預測
    一、X射線衍射蛋白質晶體結構分析測定
    二、核磁共振波譜蛋白質溶液結構解析測定
    三、其他蛋白質結構測定的方法
    四、蛋白質的結構預測
第十三章  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及分子改造與表達
  第一節  蛋白質修飾的化學途徑
    一、蛋白質修飾概述
    二、蛋白質磷酸化
    三、蛋白質泛素化
    四、蛋白質乙?化
    五、其他蛋白質修飾
  第二節  蛋白質工程技術
    一、蛋白質工程概述
    二、蛋白質工程研究策略
    三、蛋白質工程主要技術
    四、植物蛋白質工程應用及存在問題
  第三節  重組蛋白的表達
    一、原核表達系統
    二、酵母表達系統
    三、轉基因植物表達系統
    四、表達系統的選擇
  第四節  蛋白質互作研究技術
    一、蛋白質與蛋白質互作技術
    二、蛋白質與DNA互作技術
    三、蛋白質與RNA互作技術
第十四章  園藝植物生物信息學
  第一節  測序技術
    一、第一代測序技術
    二、第二代測序技術
    三、第三代測序技術
    四、不同測序技術的特點比較
  第二節  生物信息學常用綜合資料庫
    一、國際主要生物信息中心
    二、其他重要資料庫資源
    三、常用園藝植物資料庫
  第三節  生物信息學在園藝植物上的應用
    一、生物信息學中的多「組學」大數據
    二、園藝植物基因註釋
    三、解析馴化和育種的基因組演化歷史
    四、分析園藝植物系統演化關係
第十五章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評價與管理

  第一節  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評價
    一、我國轉基因植物安全評價主要內容
    二、轉基因植物本身的潛在風險
    三、轉基因植物基因流與轉基因逃逸及其對近緣物種的潛在威脅
    四、轉基因植物對非目標生物的危害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五、轉基因植物中外源非目的基因序列的潛在風險
  第二節  園藝轉基因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安全性評價
    一、轉基因產品對人類健康可能存在的影響
    二、轉基因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安全性評價體系
  第三節  園藝轉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管理
    一、轉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二、轉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及實施原則
    三、基因編輯植物的安全性評價
    四、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內容與各階段要求及方法
    五、加強轉基因植物生物安全工作的對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