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最佳教學--基於研究的高校教師資源寶典(原書第4版)/研究性學習譯叢

  • 作者:(美)琳達·B.尼爾森|責編:張春花|譯者:李小輝//全冬
  • 出版社:重慶大學
  • ISBN:9787568935623
  • 出版日期:2023/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六個部分。
    第1部分:教學準備。這部分指導讀者完成必須在學期開始前就要完成的決策和人物。
    第2部分:人的因素。這部分關注如何讓學生髮揮出最好的一面。
    第3部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部分開篇一章就如何選擇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習步驟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第12章到第15章討論的方法包含了大量新材料:關於學生在課堂上無聊行為的統計數據;「舒展一下身體」的課間休息;關於筆記本電腦與連續(long-hand)手寫筆記的最新研究;更多關於模擬和遊戲的資源;有關服務學習課程普及率的統計數據;有關服務學習的更多資源和一個新的主題——公民參與;一個通過元認知和元情感反思作業來使體驗式學習價值最大化的章節;關於小組學習的額外注意事項;一個管理和解決課內臨時小組問題的章節;以及一個基於團隊學習的擴展章節。
    第4部分:基於探究的現實問題解決方法。這部分考察了一些舊的和新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側重於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多學科、開放式、定義不清的問題。
    第5部分:促進學習的工具和技術。這部分討論了如何從學習材料或學科範圍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該部分有兩個新章節: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第20章)、利用反饋提高學生成績(第24章)。
    第6部分:評估和評分。這部分首先展示了學生準備考試(第25章)、構建考試和作業(第26章)以及對這些評估工具進行評分(第27章)的最佳實踐操作。最後一章介紹了一種新的評分系統,規格(specs)評分,該系統因優於我們當前的系統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作者介紹
(美)琳達·B.尼爾森|責編:張春花|譯者:李小輝//全冬
    琳達·B.尼爾森(Linda B. Nilson)是美國克萊姆森大學教學質量與創新辦公室的創建者。她已經在教師發展管理者這個崗位上全職工作了25年。除了第四版專著《最佳教學:基於研究的高校教師資源寶典》(各版本分別于1998年,2003年,2010年,2016年出版),尼爾森博士還撰寫了另外三本著作:《圖解教學大綱和成果圖:傳播你的課程》(Jossey-Bass,2007),《創建自主學習者:強化學生自我意識和學習技能的策略》(Stylus,2013),《規範評分:恢復嚴謹。激勵學生,節省教師時間》(Stylus,2015)。目前,她正與路德維卡-A-古德森(Ludwika A. Goodson)合作撰寫《最佳在線教學》一書。     此外,尼爾森博士還與其他學者合作編寫了《在課堂上用筆記本電腦加強學習》(與Barbara E. Weaver合著;Jossey. Bass,2005),《提升學術:教師、教學和組織發展資源》(與Douglas Reimondo Robertson,Anker合著,2007,2008;與Judith E. Miller,Jossey-Bass合著,2009,2010)的第25至28卷。後者是高等教育專業和組織發展(POD)網路的主要出版物。

目錄
第1部分  教學準備
  第1章  了解你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學習方式
    你的學生簡況
    人們是如何學習的
    知識結構如何促進學習
    本科生的認知發展
    促進認知發展
    教今天的年輕學生
    挑戰
  第2章  以成果為中心的課程設計
    為什麼選擇以成果為中心的課程設計?
    成果描述
    成果類型
    認知成果的類型
    將成果合理安排到學習過程中
    課程設計的有用框架
    向學生展示學習過程
    以成果為中心的課程開發
    全景圖
  第3章  將批判性思維融入課程設計
    批判性思維的多面性
    共同點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成果
    讓學生練習批判性思維
    目標: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第4章  決定使用何種技術
    合理選擇技術
    師生如何看待技術
    與講座型教學相關的軟體
    學習管理系統
    翻轉課堂
    社交媒體
    課堂上的移動學習
    課堂上的筆記本電腦
    網路資源
    其他技術
    教育技術的未來
  第5章  完整的教學大綱
    篇幅多長?內容多廣?
    縮減教學大綱的案例
    教學大綱的基本項目
    圖形教學大綱
    網上「活大綱」
    確保你的學生閱讀你的教學大綱
    添加創造性元素
  第6章  教師版權指南
    版權是否適用
    常見的版權誤解
    免費使用:合理使用、事實和公共領域
    印刷品

    圖像
    課堂使用
    錄製廣播節目
    在線材料
    獲得許可或執照
    如何處理侵犯版權的行為
第2部分  人的因素
  第7章  為所有學生創造一個友好的課堂環境
    規劃迎新課堂
    開課第一天
    記住學生的名字
    包容、公平的課堂
    維持友好的環境
  ……
第3部分  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4部分  基於探究的現實問題解決方法
第5部分  促進學習的工具和技術
第6部分  評估和評分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