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學古詩文解讀方法及教學示例

  • 作者:方麗萍//黎業田//邱小毛//童占芳//潘玉愛|責編:周媛媛
  • 出版社:西南交大
  • ISBN:9787564390754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0
人民幣:RMB 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選擇人們熟識的古代詩人、詩作作為解讀對象,多角度切入,通過文本細讀、比較對讀等方法,幫助讀者理解古詩詞情感主題之豐富、歷史文化之深厚,進而整體把握古典詩詞的文化與審美意蘊。全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是主題分析法。主要提煉了古詩詞中的歷史興嘆、家國天下、哲理、詠物四個核心主題,以具體的詩詞文本為例分別對每一主題進行分析和歸納。第二章是意象分析法。「立象以盡意」是古典詩詞中最為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登高、歲時節令、天文地理、動植物、酒等物象、事象漸漸具有了相對固定的思想、情感內涵,如登高象徵著紓悶解憂與懷才不遇,月亮代表相思、團圓、美好等。優秀的詩人一方面繼承前人的意象內涵,同時也結合個人情感經歷等進行創新,意象的內蘊也因此越來越豐富。本章對古詩詞中常出現的五類意象的來龍去脈及思想情感內涵分別進行梳理,並結合具體詩作教讀示例。第三章是社會歷史批評法。該章首先從理論上梳理社會歷史情境對於詩歌內容、風格的決定性意義,然後對一些文學史上的著名公案,如對王維「彈琴復長嘯」、歐陽修退休后不回老家養老等問題進行了探究,並以此說明欣賞古詩詞時,需要具備一些古代歷史文化常識,如政治制度、職官制度,詩人的出身、籍貫、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說明古詩詞閱讀不能抽離於具體的歷史文化土壤。第四章是比較與對讀法。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可以加深人們對事物、世界特性的了解、認知,因此,閱讀欣賞古詩詞,要能人乎其內——進入具體的文本、語境細讀;也要能出乎其外——要有大的時空觀,進行廣泛的比較。了解在同樣的時間和不同的空間下,有哪些詩人創作了什麼作品,他們之間有哪些共性,又有哪些屬於作家的獨創;知道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詩人們面對相同的主題、題材時,其思想感情有哪些發展變化,又為什麼有這樣的發展變化。

作者介紹
方麗萍//黎業田//邱小毛//童占芳//潘玉愛|責編:周媛媛

目錄
第一章  主題分析法
  引言
    一、文以意為主
    二、以意逆志
  第一節  歷史興嘆主題
    一、史傳傳統與詠史詩
    二、興亡之嘆:詠史詩的主基調
    三、以史為鑒:詠史詩的寫作目的
    四、歷史的興嘆主題詩詞解讀示例
  第二節  家國天下主題
    一、家、國以及天下
    二、家國同構與家國情懷
    三、家國天下主題詩詞解讀示例
  第三節  哲理主題
    一、哲理詩的起源及發展
    二、哲理詩的審美特點
    三、哲理主題詩詞解讀示例
  第四節  神與物游:詠物主題
    一、瞻萬物而思紛——詠物的起源及詠物詩的界定
    二、中國古代詠物詩的發展演變
    三、詠物與寄托之間
    四、詠物主題教讀示例
  結語:主題分析法在中學語文古代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第二章  意象分析法
  引言
    一、意象是詩詞鑒賞與創作的台階
    二、意象與意境:不同的關學範疇
    三、意象分析注意事項
  第一節  登臨望景暢懷
    一、登臨的情感蘊含
    二、作為療愈的登臨
    三、登臨意象教學示例
  第二節  歲時節令中的情感蘊蓄
    一、中國古代的歲時節令與風俗
    二、「遵四時以嘆逝」
    三、寓意深厚的「元夕」意象
    四、節令意象教讀示例
  第三節  自然景語也是情語
    一、天文地理意象
    二、動物意象
    三、植物意象
  第四節  酒蘊詩情譜鍾情
    一、「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二、「曲櫱銷愁真得力」
    三、「醉時顛蹶醒時羞,攤櫱推人不自由
    四、酒意象教讀示例
第三章  社會歷史批評法
  引言
    一、社會歷史批評主脈:「詩可以觀」—「知人論世」—「詩史互證」
    二、社會歷史批評法的歷史實踐與現當代運用

    三、社會歷史批評法對批評者的素養要求
  第一節  古詩中的生活場景及其情感意蘊
    一、詩人對生活場景的擷取
    二、生活場景之外的詩人形象
    三、生活場景中的文人風尚
    四、生活場景中的時代精神
  第二節  王維《竹里館》的「彈琴」與「長嘯」
    一、研究者對「彈琴」「長嘯」內在意蘊的歧見
    二、文人士大夫之琴與阮籍的「起坐彈嗚琴」
    三、嘯的文學內涵與阮籍之嘯對唐人的影響
    四、王維「彈琴復長嘯」的真實意蘊:借歷史人物以自況
  第三節  詩詞之外的功夫——從歐陽修致仕不歸本籍說起
    一、「宋時士大夫多不歸本籍」
    二、明清的籍貫迴避制度及對文學的影響
    三、不懂古代社會政治,很難讀懂古詩詞
第四章  比較與對讀法
  引言
    一、比較與對讀:作為閱讀的方法
    二、「互見法」「全人全篇」與「整本書閱讀」:內在理路的一致性
    三、比較、對讀與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品德養成
  第一節  從「雪夜訪戴」到「尋隱者不遇」——士人的行為藝術及其文化心理
    一、尋者與隱者
    二、何妨不遇
    三、「不遇」的風神
  第二節  從兩組同題材詩的比較看盛唐氣象
    一、《渭川田家》與《野望》:情感區別
    二、《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與《雜詩》(其二):風格差異
    三、王維山水田園詩與盛唐氣象
  第三節  田園樂與田家苦——對象的同一性與情感的差異性
    一、田園向度之一:田園樂
    二、田園向度之二:田家苦
    三、同一位詩人,苦樂不同的田園
    四、田園苦樂相悖之原因檢討
  第四節  那些動人心魄的友誼
    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二、先絕交,再托孤:怎樣的犧牲與信任
    三、詩人與他們的仰慕者
    四、「萬里路」上的「情聖」
    五、「從公已覺十年遲」:「政敵」間的友誼
  第五節  父輩的愛與痛
    一、臨終遺言——不許學我
    二、躺不平的父親——像我,奈何
    三、「于諸子鍾情」的老杜——言「聖賢事」
    四、功成名就者——說「利祿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