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童蒙養正受益終身(周易蒙卦經學詮釋與兒童哲學研究)

  • 作者:唐艷|責編:李陽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272171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第一部基於《周易·蒙卦》文本而闡發古代中國兒童哲學的專著,立足儒家經學話語系統,從象、數、義、理、占、氣、史多重維度分卷詮釋《蒙》卦之卦象、卦辭、爻象、爻辭、《彖傳》、《象傳》的深刻內涵與哲學義理,通過對卦爻辭中「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發蒙」「包蒙」「勿用取女」「困蒙」「童蒙」「擊蒙」等觀念的解讀,揭示「蒙」之本義與兒童哲學蘊意,結合當今的教育實踐,探討儒家童蒙教育的理念與方法。由《蒙》卦而演繹至《顏氏家訓》《三字經》《弟子規》,在親親倫理、智慧啟蒙、待人接物處事維度上挖掘傳統蒙學經典中的優秀教育內容,以啟發讀者重新認識中國的兒童教育問題,助推兒童哲學的本土化建構。

作者介紹
唐艷|責編:李陽
    唐艷,字語鮫。上海交通大學董仲舒國際儒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仲舒青年學者」,中華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委員會理事、上海秘書處副主任。已在《孔子研究》《周易研究》《哲學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南昌大學學報》《思想與文化》《管子學刊》《江南大學學報》《寧波大學學報》《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儒家網」轉載轉摘。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重點推薦項目「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幼兒教師立德樹人教學實踐研究」負責人,中華君子文化基金課題「董仲舒君子『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觀念研究」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董仲舒傳世文獻考辨與歷代註疏研究」課題組成員。

目錄
引言  儒家經學與兒童哲學的中國本土化建構
卷一  經學詮釋與哲學闡發
  第一章  「兒童」與「童蒙」:文字考辨與意義詮釋
    一、「牛羊之無角者日童」
    二、從髫、髫、總角到束髮
    三、「孺子」之幼,「總角」之樂
    四、「兒童」與puer、infans
    五、從帽象到女蘿:「蒙」的本源考察
    六、覆而不明:「童蒙」的本性發顯
    七、「菟絲子」與「童蒙」的意象關聯
    八、「赤子之心」:「童蒙」的精神境界
  第二章  童蒙養正:尊天性而施教化
    一、「蒙」,生命的初始狀態
    二、「山下出泉」:兒童的天性與力量
    三、「險而止」:困境與教化
    四、「亨」:兒童追求自我完成的生命衝動
    五、「時中」:恰到好處的教育境界
  第三章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一、「童蒙求我」:激發兒童內在求知慾望
    二、「志應」:教學相長與精神共鳴
    三、「至誠一意」:施教的精神基礎
    四、「果行育德」:童蒙教育的雙向要求
  第四章  師德剛中,群蒙皆從
    一、九二:「含弘之量,敷教在寬」
    二、上九:攻治太深,反為之害
  第五章  純一未發,童蒙之吉
    一、初六:「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二、六三:「勿取非絕之,不屑之教也」
    三、六四:「困於蒙昧,不能比賢以發其志」
    四、六五:「柔中之善,純一之心」
卷二  童蒙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第六章  教育理念:「蒙以養正」何以為「聖功」?
    一、「赤子」「善端」「童心」
    二、「蒙」與「聖」的同然境界
    三、「蒙以養正」:「立人道,以盡其天性」
    四、「聖功」與「仁之極處」
    五、喚醒「仁心」,把兒童當兒童
  第七章  教育方法:「亨蒙非一術」
    一、「發蒙」:禁于未發,樹立榜樣
    二、「包蒙」: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三、「童蒙」:相互真誠,抓關鍵期
    四、「困蒙」:關懷弱者,重視環境
    五、「擊蒙」:慈嚴結合,慎用懲罰
卷三  日用人倫與文化浸潤
  第八章  教化之端:《顏氏家訓》中的家教與胎教
    一、「循循然善誘人」:變訓誡為疏導
    二、始於胚胎:生命的起點就是教育的起點
    三、「子在腹中,隨母聽聞」
    四、胎教原理:「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
    五、「信其所親」與「行其所服」

  第九章  幼稚啟迪:《三字經》中的童蒙教育智慧
    一、「三個字」的樂感魅力
    二、《三字經》的性善預設
    三、孝悌:為人之本
    四、人倫教化與知識學習
    五、幼學為人的功夫要求
  第十章  為人做事:《弟子規》引領向善之路
    一、「弟子」何須「規」?
    二、古之「規矩」是今之「良藥」
    三、孝悌之道是靠做出來的
    四、謹、信、愛、仁之落實
    五、知行合一,行重於知
    六、規矩的前提與限度
參考文獻
主要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