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教育社會學概論(第5版21世紀社會學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社會學系列

  • 作者:錢民輝|責編:陳相宜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34355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作為一門學科的教育社會學,包括教育社會學的定義,研究對象與學科屬性,歷史演進與發展方向,理論取向、話語體系與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的研究領域,如教育與社會變遷、教育與社會分層、學校教育制度等。既為教育學者、教育實踐者和關心教育問題的讀者提供了社會學的方法、理論和思考,又為社會學者提供了從社會學視角研究教育問題的各種示範。特別是第五版新增的「社區環境與教育獲得」「性別與教育」「互聯網與教育」「教育與國家發展」四章,力求緊扣時代脈搏,引導讀者理解教育對當今中國的重要性,並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教育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本書適合作為社會學、教育學以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研究生教育參考教材,也適合一線教師閱讀。

作者介紹
錢民輝|責編:陳相宜
    錢民輝,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德國洪堡大學訪問學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涉及教育社會學、社會問題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如《教育社會學研究:學科·學理·學術》《中國女性行為的文化釋義》等8部,《社會熱點面對面》系列科普著作6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課題等多項。平時關注民生問題,注重社會調查和理論思考。

目錄
第一章  教育社會學入門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什麼是教育社會學?
  二、教育社會學對於不同學習者有何價值?
  三、教育社會學家關心什麼?他們研究什麼?
  四、教育社會學家怎樣開展研究
  結語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研究對象與學科屬性
  引言
  一、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社會學的學科屬性
  三、教育社會學的方法論
第三章  教育社會學研究方法
  引言
  一、定量研究的邏輯與方法
  二、質性研究方法
  三、混合方法研究
  小結
第四章  教育社會學的歷史與發展
  引言
  一、教育社會學知識體系初期形成的兩條途徑
  二、教育社會學學科制度化及其發展階段
  三、「新興」教育社會學的確立與多元化取向
  四、教育危機時代的教育社會學
  五、社會學微觀革命與新教育社會學的崛起
  六、當代社會學趨勢與教育社會學的綜合
第五章  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取向
  引言
  一、教育社會學的功能取向
  二、教育社會學的衝突取向
  三、教育社會學的解釋學取向
  四、對教育社會學三種理論取向的判讀
  結語: 社會學理論研究的最近趨勢
第六章  現代性與教育社會學理論建構
  引言
  一、現代性: 教育社會學理論建構的邏輯起點與核心主題
  二、后現代性: 教育社會學核心主題的延伸與反思
  三、全球性: 教育社會學核心主題的擴展與強化
  餘論
第七章  從研究問題看教育社會學的話語實踐與解說體系
  引言
  一、社會學的問題
  二、社會學中的教育問題
  三、教育中的社會學問題
  結語
第八章  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引言
  一、教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理論
  二、教育在社會變遷中的地位與功能問題
  三、中層理論對教育與社會變遷關係的分析框架
  結語: 教育的作用是有條件的

第九章  教育與社會分層
  引言
  一、為什麼會產生社會分層
  二、教育獲得與教育分層
  三、家庭環境與教育平等問題
  四、「擇校」與「學區房」
  五、社會階層與高等教育機會
  小結
第十章  人口流動與教育
  引言
  一、人口流動對教育的影響
  二、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
  三、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第十一章  社區環境與教育獲得
  引言
  一、關於社區與鄰里效應的研究
  二、鄰里效應與教育獲得
  三、中國當代社區環境與教育平等問題
  小結
第十二章  學校教育制度的社會學分析——新馬克思主義教育社會學的取向
  引言
  一、學校教育制度: 民主神話的背後
  二、學校教育功能: 文化和社會再生產
  三、反學校文化現象: 衝突中的平衡
  四、儀式與神話的雙向建構: 平衡中的衝突
  結語: 殊途同歸——制度分析
第十三章  從現代性的視角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兼論「多元文化教育意識三態說」
  引言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形成的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
  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國實踐的局限與困境
  三、從意識三態觀中把握多元文化教育
  代結論: 關於「多元文化教育意識三態說」之說明
第十四章  性別與教育
  引言
  一、性別與教育研究的主題及歷史演變
  二、性別與教育研究的理論視角
  三、性別與教育研究的當代議題及國際趨勢
  四、國內學者的性別教育研究與本土化探索
  餘論
第十五章  互聯網與教育
  引言
  一、從教育信息化建設到「互聯網+教育」
  二、從「地域性教學」到「脫域性教學」
  三、傳統教育的終結與泛在教育的興起
  四、互聯網時代的教育變革及可能的結果
  結論與討論
第十六章  教育與國家發展
  引言
  一、教育與人的發展
  二、教育與國家政治穩定

  三、教育與國家經濟發展
  四、教育與國家科技發展
  五、教育與社會發展: 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六、教育與中華民族共同體
  結語
第十七章  教育知識社會學: 本土化的思考與建構
  引言
  一、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教育現代化運動
  二、黃炎培與職業教育思潮
  三、晏陽初與鄉村教育運動
  四、梁漱溟與鄉村教育運動
2000年以來教育社會學主要出版物
第四版後記
第五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