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發展路徑分析

  • 作者:李莞荷|責編:范迎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02039
  • 出版日期:2022/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當今世界格局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之中,以知識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愈顯深刻。博士生教育是推動知識生產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培養高水平科研創新人才的主要渠道,對於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實力、推動我國科技發展有著重要戰略意義。本書從博士生主體視角出發,利用調查和訪談收集博士生對從事科研活動的相關認知感受,實證分析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發展的具體路徑和內在機理,探討能夠有效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產出的策略,為培養單位如何更好地發揮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機制的作用、完善博士生培養環境提供思路和建議的同時,幫助博士生個體樹立科研信念,更好地規劃和投身科研活動,實現自我診斷和成長發展。

作者介紹
李莞荷|責編:范迎
    李莞荷,博士,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中國研究生教育學會重大課題、國務院學位辦委託課題等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刊物上。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1.1.2  博士生愈發廣泛而深入地參與科研
    1.1.3  對於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的認識有限
  1.2  研究問題與目的
  1.3  研究思路與架構
第2章  國內外研究狀況
  2.1  科研生產力的內涵與測量
    2.1.1  科研生產力的內涵
    2.1.2  科研生產力的測量
    2.1.3  對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的界定
  2.2  個體科研生產力影響因素研究
    2.2.1  影響高校教師科研生產力的因素
    2.2.2  影響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的因素
    2.2.3  文獻述評
第3章  理論框架與研究設計
  3.1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3.1.1  理論基礎:從社會認知理論到自我效能理論
    3.1.2  分析框架:社會認知理論在博士生科研活動中的應用
  3.2  研究假設與模型
    3.2.1  研究假設
    3.2.2  模型設定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獻研究法
    3.3.2  問卷調查
    3.3.3  訪談
  3.4  研究工具開發與修訂
    3.4.1  問卷設計
    3.4.2  變數測量
    3.4.3  問卷修訂
    3.4.4  訪談提綱設計
  3.5  數據準備
    3.5.1  樣本描述
    3.5.2  信度與效度
  3.6  小結
第4章  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狀況與科研活動認知狀況
  4.1  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狀況
    4.1.1  科研能力發展總體描述
    4.1.2  科研能力發展的差異性分析
    4.1.3  科研產出情況總體描述
    4.1.4  科研產出的差異性分析
    4.1.5  博士生科研能力發展與科研產出的相關分析
  4.2  博士生對科研訓練環境的認知狀況
    4.2.1  科研訓練環境的總體認知描述
    4.2.2  科研訓練環境認知的差異性分析
  4.3  博士生科研自我效能狀況
    4.3.1  博士生科研自我效能總體描述
    4.3.2  科研自我效能狀況的差異性分析
  4.4  中介變數狀況描述分析

    4.4.1  目標建構
    4.4.2  科研興趣
    4.4.3  課題參與
    4.4.4  科研時長
  4.5  小結
第5章  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發展路徑分析
  5.1  模型一的修正與檢驗:博士生科研能力發展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5.1.1  初始模型
    5.1.2  模型修正與檢驗結果
    5.1.3  結果解釋
  5.2  模型二的修正與檢驗:博士生科研產出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5.2.1  初始模型
    5.2.2  模型修正與檢驗結果
    5.2.3  結果解釋
  5.3  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5.3.1  針對學科類型變數的多群組分析
    5.3.2  針對年級變數的多群組分析
  5.4  小結
第6章  博士生科研生產力的提升策略
  6.1  改善博士生科研訓練環境
  6.2  提升博士生科研自我效能
  6.3  鼓勵博士生適度參與課題項目
  6.4  關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隱性知識的傳遞
  6.5  延伸討論:關於論文發表的畢業要求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主要建議
  7.3  創新之處
  7.4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訪談提綱
附錄B  調查問卷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