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揚州印記/中國大運河地名叢書

  • 作者:編者:王克勝|責編:崔蘭
  • 出版社:南京師大
  • ISBN:9787565152085
  • 出版日期:2022/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本《揚州印記》,突破一般地名書籍往往以工具書面目呈現的慣例,採用散文筆調,講述大運河畔的地名故事。全書分河湖、壩閘、津渡、城鎮、街巷、建築等六個篇章,內容覆蓋揚州全域。在寫作過程中,力求融史料的真實性與文字的可讀性于一體,充分展示了作為運河原點城市的揚州,其地名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

作者介紹
編者:王克勝|責編:崔蘭
    王克勝,江蘇泰興人,現任江蘇省第十屆政協常委、民建江蘇省委副主委、揚州市政協副主席、民建揚州市委主委。王克勝先生自1994年擔任揚州市民政局局長助理、揚州市地名辦公室主任時,就對揚州老地名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遺產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在他先後擔任民建揚州市委主委、市科協主席、市蜀岡一瘦西湖新區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瘦西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市旅遊局局長的日子里,王克勝更對包括揚州老地名在內的揚州物質和非物質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傾盡了滿腔的心血。

目錄
第一章  河湖溯源
  一、河流
    邗溝——大運河的源頭
    古運河——揚州城的母親河
    京杭大運河的改道
    齊浣開挖伊婁河
    三灣的來歷
    流光溢彩小秦淮
    楊柳婆娑二道河
    劉長卿詩詠茱萸灣
    「老虎口」汪家窯
    壁虎壩與鎮水神物
    漕運咽喉——邵伯運河故道
    河湖演變——高郵運河故道
    康濟河讓河湖分家
    清水潭前立豐碑
    里運河的變遷
    山陽河的三次跨越
    淮水入江第一溝——廖家溝
    歸江尾閶芒稻河
    七河八島與淮水入江
    運河要道儀揚河
    天池原是入江口
    奔流千年烏塔溝
    連接鹽場的通揚運河
    漕運便道白塔河
    宋涇河的前世今生
  二、湖塘
    從城壕到瘦西湖
    邵伯與邵伯湖
    高郵湖和寶應湖
    射陽湖的變遷
    五塘史話
    避風萬家塘
    話說楊家塢
第二章  壩閘寫真
  一、堰壩
    歸江十壩始末
    魏源與歸海五壩
    水工遺產平津堰
    黃金壩的由來
    車邏壩的興衰
    大汕子隔堤
  二、水閘
    江都水利樞紐
    入江咽喉萬福閘
    從邵伯古埭到現代船閘
    運河南門施橋閘
    江河鎖鑰瓜洲閘
    鎖淮濟運的揚州閘

    領先世界的西河船閘
    明代水工劉堡減水閘
    高郵南水關涵洞
    子嬰河上子嬰閘
    界首閘與農田灌溉
    水流淙淙琵琶閘
    里運河一高郵灌區
第三章  津渡紀事
  一、渡驛
    詩滿瓜洲渡
    古運河上十三渡
    東關古渡今昔
    城南寶塔灣
    千年揚州驛
    南船北馬盂城驛
    紅船與七濠口
    露筋渡口看曉月
  二、碼頭
    瘦西湖上小金山
    鈔關碼頭
    龍衣庵碼頭
    邵伯大馬頭
    六圩碼頭滄桑
    霍家橋往事
    常家港的變遷
    儀征沙漫洲
  三、橋樑
    最美的橋——五亭橋
    二十四橋明月夜
    文人修禊大虹橋
    文昌閣下文津橋
    古運河第一橋通揚橋
    理髮師捐建大榮橋
    解放橋小史
    灑金橋傳奇
    鳳凰橋傳說
    迎恩橋鄉愁
    宵市橋訪古
    葉公橋舊事
    轅門橋話古
    通泗橋軼事
    得勝橋閑話
    萬福橋燈火
    壁虎橋逸聞
    施家橋故事
    三元橋的號子聲
    永濟橋永濟世人
    飛來的寶應大橋
第四章  城鎮簡史
  一、城池

    大運河第一城——邗城
    漢代廣陵城
    隋代江都城
    唐代子城與羅城
    五代周小城
    宋代三城
    明清揚州新舊城
  二、城門
    廣陵城北門
    廣陵城北水關
    隋代的江都門
    被歷史掩埋的參佐門
    唐代羅城東門
    城門通史——安江門
    宋大城北門
    宋大城西門通泗門
    明舊城北門鎮淮門
    城南挹江門
    徐寧門與徐凝門
    通濟門和闕口門
    東關城門
    何處便益門
    廣儲門與廣儲倉
    天寧門和天寧寺
    舊城大東門
    舊城小東門
    便客新開福運門
  三、鄉鎮
    江河明珠瓜洲
    昔年茱萸今灣頭
    謝安與邵伯
    通揚河邊仙女廟
    名士輩出的大橋
    東陵聖地宜陵
    小小樊汊賽揚州
    風物淮南第一州——真州鎮
    鹽都十二圩
    新城舊話
    莞席之鄉——朴席
    秦郵與高郵
    江蘇唯一少數民族鄉——菱塘
    水鄉臨澤
    三縣交會界首
    御駕巡遊車邏
    秦觀故里三垛
    寶應與安宜
    漢代舊邑射陽湖
    古邗溝旁的汜水
    涇河與涇河鎮
  四、村莊

    鹽業遺存遺鹽廳
    沿湖村新貌
    船村說略
    龍虯庄尋根
    陳總兵庄問祖
    甓湖鄉愁
第五章  街巷尋蹤
  一、道路
    邗溝與邗溝路
    從官河到汶河路
    滄桑漕河路
    數帆運河路
    聽濤濱河路
  二、街巷
    因鹽而盛的東關街
    康山與康山街
    從南河下到北河下
    帆檣如林憶鈔關
    因關而興的埂子街
    回憶院大街
    昔日運司街
    閑話引市街
    半城繁華硯池街
    貯草坡還是豬草坡
    因河而興的運河街
第六章  建築留影
  一、衙署
    鹽運使司今猶在
    鹽漕察院了無蹤跡
    疏理道來歷
    運司公廨說當年
    兩淮鹽務稽核所的故事
    十二圩兩淮鹽務總棧
  二、會館
    四岸公所春秋
    湖南會館舊話
    湖北會館閑談
    嶺南會館掌故
    旌德會館秘聞
    山陝會館界石
    江西會館老牆
    醬業會館重生
  三、寺塔
    邗溝大王廟
    揚州鹽宗廟
    三汊河高曼寺
    運博館與大運塔
    運河地標文峰塔
    康熙帝與龍衣庵
    長生寺彌勒閣

    大明寺與棲靈塔
    名剎天寧寺
    敕建重寧寺
    竹西佳處禪智寺
    古運河畔山光寺
    蕃觀與瓊花觀
    武當行宮與真武大帝
    仙鶴寺與中阿交流
    天主堂的哥特式建築
    神在堂與西學東漸
    基督堂與揚州教案
    禮拜堂福音
    邵伯斗野亭
    邵伯萬壽宮
    千古貞烈露筋祠
    古塔斜陽鎮國寺
    秦郵文游台
    寶應泰山殿
  四、陵墓
    廟山漢墓之謎
    煬帝陵與煬帝墓
    普哈丁墓園與西域先賢
附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