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回歸大學之道(章開沅口述史)(精)/當代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口述史叢書

  • 作者:責編:唐夢琦|總主編:周洪宇|口述:章開沅|整理:周洪宇//黨波濤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 ISBN:9787568067720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56
人民幣:RMB 2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改革大時代,給人類歷史留下了深深印記。在這個改革大時代中,教育改革成為社會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推動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一批思想解放、視野開闊、勇於改革、善於創新的高校校長,成為勇立時代潮頭的弄潮兒。章開沅系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本書以章開沅主政華中師範大學(1983—1990擔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的經歷和辦學思想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章開沅先生以倡導重視社會服務為核心理念的大學教育思想。

作者介紹
責編:唐夢琦|總主編:周洪宇|口述:章開沅|整理:周洪宇//黨波濤

目錄
第一章  早期生活和教育經歷
  一、學海書屋
  二、天無絕人之路
  三、國立九中
  四、師恩難忘
  五、淳樸友誼
  六、學潮發端
  七、轉學王家坪
  八、再次被開除
  九、川江上
  十、倉庫抄寫員
  十一、軍營中
  十二、金陵大學
  十三、中原大學
第二章  走上從教治學的道路
  一、政治研究室
  二、教育學院
  三、初執教鞭
  四、辛亥革命史
第三章  20世紀80年代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形勢
  一、教育體制改革破題
  二、高校改革開局
第四章  意外就任華中師範學院(大學)校長
  一、謬膺校職
  二、我寧可站著倒下去,也不躺著混下去
  三、一個星期要給我留兩天做學問
第五章  改革前奏曲
  一、一封信引發的改革大討論
  二、一定要把改革進行到底
  三、舉辦新聞發布會
  四、認真學習全國黨代會精神,集中研討我校改革問題
  五、「高」與「師」之爭
  六、如何辦好師範大學
  七、把華師辦得更好
第六章  從改革學校環境入手
  一、從饅頭與垃圾抓起
  二、移毛主席像
  三、大學要有大樹
  四、珍愛校園草木和花卉
  五、華師早期建築群的主要設計者——懷念亡友何浣芬
  六、林山湖格局
第七章  在人事管理上動真格
  一、下放人事權
  二、不歸我管的事,多一點我都不管
  三、用人還是要出於公心
  四、不拘一格用人才
  五、「東半球」與「西半球」
  六、副校長負責制
  七、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八、研究生兼任教師工作制度

  九、食堂也有人才學
第八章  抓好科研與教學改革的「內功」
  一、兼容並包與不拘一格
  二、切實加強本科教學
  三、我喜歡與學生交朋友
  四、我和我的學生們
  五、率真為人
  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
  七、華師人要有華師意識
  八、著眼于培養21世紀的新人
第九章  建設新的校園文化
  一、整風
  二、提倡美育逸事
  三、名家報告會我都會出席
  四、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五、《朝暉》專刊
  六、校園新風
  七、所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第十章  率先走高校社會服務新路
  一、張謇與近代化模式
  二、走出去辦學
  三、仙桃模式
第十一章  走出國門辦學
  一、校長出訪
  二、與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係
  三、校友是辦好大學的重要力量
  四、華師學術走向世界
  五、搭建東西方學術交流的平台
第十二章  當校長時的酸甜苦辣
  一、學校改名我不太積極
  二、極不平凡的一年
  三、充滿火藥味的座談會
  四、行動比語言更重要
  五、不能光靠做報告
  六、一定要有所不為
  七、要學會通盤考慮問題
  八、制度虛設很可怕
  九、學校不要介入院系內部紛爭
  十、大學行政樓是一部深奧的大書
第十三章  主動辭去校長一職
  一、主動辭職與自我放逐
  二、開啟一個新的航程
第十四章  高教改革見解
  一、文明危機與世紀之思
  二、沒有深刻反思不會有真正改革
  三、教育改革應尊重歷史規律
  四、培養學生要堂堂正正
  五、我們缺少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六、高校「跨越」發展之我見
  七、好制度比好校長更為重要

  八、大學為什麼越走越遠
  九、回歸大學主體,回歸教育本性
  十、教育之目的不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
第十五章  展望新世紀
  一、與池田大作對話
  二、與青年共同走向光明未來
  三、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友
  四、最好的養生之道
  五、我的人生追求
  六、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見證
  七、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
  八、治學不為媚時語
  九、榮譽可以終身,待遇應該「退休」
第十六章  晚年憶故人
  一、我與楊東?先生20年的交往
  二、難忘風雨同舟情——憶陶軍
  三、與張舜徽先生共同走過的歲月
  四、悼念郎郡詩老戰友
  五、筆墨緣結五十年——寄語《歷史研究》
附錄
  一、如何「讀懂中國」?章開沅先生這樣說
  二、章開沅:精神的世界無人可擋
  三、周錫瑞:問學章開沅先生
  潤物無聲——略談章開沅老師
  四、馬敏:春風化雨
  對我治學道路的影響
  五、王奇生:師門四年記
  六、周洪宇:章開沅先生的高教改革與教育思想
  七、周洪宇:章開沅先生的最後歲月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早期生活和教育經歷
  一、學海書屋
  二、天無絕人之路
  三、國立九中
  四、師恩難忘
  五、淳樸友誼
  六、學潮發端
  七、轉學王家坪
  八、再次被開除
  九、川江上
  十、倉庫抄寫員
  十一、軍營中
  十二、金陵大學
  十三、中原大學
第二章  走上從教治學的道路
  一、政治研究室
  二、教育學院
  三、初執教鞭
  四、辛亥革命史

第三章  20世紀80年代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形勢
  一、教育體制改革破題
  二、高校改革開局
第四章  意外就任華中師範學院(大學)校長
  一、謬膺校職
  二、我寧可站著倒下去,也不躺著混下去
  三、一個星期要給我留兩天做學問
第五章  改革前奏曲
  一、一封信引發的改革大討論
  二、一定要把改革進行到底
  三、舉辦新聞發布會
  四、認真學習全國黨代會精神,集中研討我校改革問題
  五、「高」與「師」之爭
  六、如何辦好師範大學
  七、把華師辦得更好
第六章  從改革學校環境入手
  一、從饅頭與垃圾抓起
  二、移毛主席像
  三、大學要有大樹
  四、珍愛校園草木和花卉
  五、華師早期建築群的主要設計者——懷念亡友何浣芬
  六、林山湖格局
第七章  在人事管理上動真格
  一、下放人事權
  二、不歸我管的事,多一點我都不管
  三、用人還是要出於公心
  四、不拘一格用人才
  五、「東半球」與「西半球」
  六、副校長負責制
  七、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八、研究生兼任教師工作制度
  九、食堂也有人才學
第八章  抓好科研與教學改革的「內功」
  一、兼容並包與不拘一格
  二、切實加強本科教學
  三、我喜歡與學生交朋友
  四、我和我的學生們
  五、率真為人
  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
  七、華師人要有華師意識
  八、著眼于培養21世紀的新人
第九章  建設新的校園文化
  一、整風
  二、提倡美育逸事
  三、名家報告會我都會出席
  四、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五、《朝暉》專刊
  六、校園新風
  七、所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第十章  率先走高校社會服務新路

  一、張謇與近代化模式
  二、走出去辦學
  三、仙桃模式
第十一章  走出國門辦學
  一、校長出訪
  二、與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係
  三、校友是辦好大學的重要力量
  四、華師學術走向世界
  五、搭建東西方學術交流的平台
第十二章  當校長時的酸甜苦辣
  一、學校改名我不太積極
  二、極不平凡的一年
  三、充滿火藥味的座談會
  四、行動比語言更重要
  五、不能光靠做報告
  六、一定要有所不為
  七、要學會通盤考慮問題
  八、制度虛設很可怕
  九、學校不要介入院系內部紛爭
  十、大學行政樓是一部深奧的大書
第十三章  主動辭去校長一職
  一、主動辭職與自我放逐
  二、開啟一個新的航程
第十四章  高教改革見解
  一、文明危機與世紀之思
  二、沒有深刻反思不會有真正改革
  三、教育改革應尊重歷史規律
  四、培養學生要堂堂正正
  五、我們缺少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六、高校「跨越」發展之我見
  七、好制度比好校長更為重要
  八、大學為什麼越走越遠
  九、回歸大學主體,回歸教育本性
  十、教育之目的不是為了適應市場需求
第十五章  展望新世紀
  一、與池田大作對話
  二、與青年共同走向光明未來
  三、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友
  四、最好的養生之道
  五、我的人生追求
  六、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見證
  七、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
  八、治學不為媚時語
  九、榮譽可以終身,待遇應該「退休」
第十六章  晚年憶故人
  一、我與楊東?先生20年的交往
  二、難忘風雨同舟情——憶陶軍
  三、與張舜徽先生共同走過的歲月
  四、悼念郎郡詩老戰友
  五、筆墨緣結五十年——寄語《歷史研究》

附錄
  一、如何「讀懂中國」?章開沅先生這樣說
  二、章開沅:精神的世界無人可擋
  三、周錫瑞:問學章開沅先生
  潤物無聲——略談章開沅老師
  四、馬敏:春風化雨
  對我治學道路的影響
  五、王奇生:師門四年記
  六、周洪宇:章開沅先生的高教改革與教育思想
  七、周洪宇:章開沅先生的最後歲月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