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你好中小學人工智慧/AI小科學家系列叢書

  • 作者:龔超//王冀//袁中果|責編:李冰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22072
  • 出版日期:2022/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6
人民幣:RMB 9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本體系完整、綜合、全面介紹中小學人工智慧相關內容的書籍。其內容涉及人工智慧的歷史與發展,中小學人工智慧的戰略定位、課程體系建設、計算思維,編程、機器人、知識工程、搜索演算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X、人工智慧對教育賦能、人工智慧道德倫理與法律以及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展望等相關內容。
    本書可以作為中小學教師教授人工智慧課程的輔助書籍,也適合對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還可以作為廣大讀者系統了解人工智慧相關知識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龔超//王冀//袁中果|責編:李冰

目錄

  第1章  時代已至
    1.1  新一代人工智慧崛起
      1.1.1  一盤圍棋引發的關注
      1.1.2  人工智慧助力工業革命
      1.1.3  人工智慧促進社會發展
    1.2  人工智慧急需人才培養
    1.3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可行性與重要性
      1.3.1  重要性
      1.3.2  可行性
  第2章  戰略定位
    2.1  發展目標
      2.1.1  人工智慧發展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
      2.1.2  培養聚集人工智慧人才是國家重點任務
      2.1.3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政策頻出,重要性凸顯
    2.2  教學現狀
      2.2.1  頂層設計相對缺失,標準指引仍然空白
      2.2.2  課程體系還未健全,教材水平參差不齊
      2.2.3  校內學習課時不足,校外培訓「新瓶裝舊酒」
      2.2.4  知識技能迭代較快,師資水平需要提升
    2.3  保障舉措
      2.3.1  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課程標準
      2.3.2  評比優秀教材,遴選典型案例
      2.3.3  共建交叉學科,創新培養模式
      2.3.4  提倡終身學習,強化師資培訓
      2.3.5  資源合理布局,謹防數字鴻溝
      2.3.6  鼓勵多方力量,共建生態體系
  第3章  顧往識今
    3.1  人工智慧的定義
      3.1.1  重新審視定義
      3.1.2  典型的定義
    3.2  何謂「智能」
      3.2.1  人工智慧的腦視角
      3.2.2  圖靈測試與「人工蠢能」
      3.2.3  智能的測量
      3.2.4  強/弱人工智慧
      3.2.5  奇點
    3.3  三派鼎力,分釋智能
      3.3.1  符號主義
      3.3.2  連接主義
      3.3.3  行為主義
    3.4  正視起落,寵辱不驚
      3.4.1  「人工智慧」初問世
      3.4.2  三起兩落
      3.4.3  寒冬下的反思

  第4章  課程體系
    4.1  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體系探索
    4.2  中小學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4.3  小學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4.4  初中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4.5  高中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第5章  計算思維
    5.1  計算思維概述
      5.1.1  計算思維的內涵
      5.1.2  計算思維與編程
    5.2  計算思維的重視與培養
      5.2.1  計算思維培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5.2.2  計算思維的培養思路
    5.3  不插電的計算思維訓練
      5.3.1  不插電的含義
      5.3.2  生活中的計算思維
      5.3.3  不插電教學實例

  第6章  編程教育
    6.1  以SCRATCH為代表的可視化編程語言
      6.1.1  可視化編程語言的低門檻、薄壁壘
      6.1.2  可視化編程對於青少年教育的促進
      6.1.3  可視化編程的局限性
    6.2  以PYTHON為代表的代碼式編程語言
      6.2.1  Python的教育定位
      6.2.2  Python的優點
    6.3  以TENSORFLOW和PYTORCH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框架
      6.3.1  種類繁多的人工智慧框架語言
      6.3.2  廣受熱捧的TensorFlow的PyTorch
    6.4  編程語言的更迭
    6.5  中小學編程熱下的反思
  第7章  智能機器
    7.1  機器人
      7.1.1  作品中的智能機器
      7.1.2  生活中的智能機器
    7.2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
      7.2.1  機器人教育的獨特性
      7.2.2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現狀
      7.2.3  中小學機器人課程資源
    7.3  智能硬體
    7.4  教學用智能機器人
      7.4.1  人形機器人
      7.4.2  模塊化機器人

  第8章  知識工程
    8.1  專家系統
      8.1.1  專家系統的含義
      8.1.2  專家系統的簡單實例
    8.2  知識表示
      8.2.1  一階謂詞邏輯
      8.2.2  產生式規則
      8.2.3  框架表示法
      8.2.4  狀態空間表示法
    8.3  知識圖譜

      8.3.1  知識圖譜的歷程
      8.3.2  知識圖譜的構成
  第9章  搜索演算法
    9.1  圖搜索策略
      9.1.1  盲目搜索
      9.1.2  啟髮式搜索
    9.2  博弈搜索
      9.2.1  極小極大演算法
      9.2.2  Alpha-Beta剪枝法
    9.3  蒙特卡羅樹搜索
  第10章  機器學習
    10.1  機器學習概述
      10.1.1  機器學習的含義
      10.1.2  機器學習的分類
    10.2  數據初探
      10.2.1  數據的結構
      10.2.2  大數據特徵
    10.3  監督學習
      10.3.1  線性回歸
      10.3.2  支持向量機
      10.3.3  樸素貝葉斯
    10.4  無監督學習
      10.4.1  K-均值聚類
      10.4.2  主成分分析
    10.5  半監督學習
    10.6  強化學習
      10.6.1  初識強化學習
      10.6.2  策略優化與評估
      10.6.3  強化學習的演算法
  第11章  深度學習
    11.1  基本概念
      11.1.1  神經元
      11.1.2  激活函數
      11.1.3  感知機
    11.2  多層前饋神經網路
      11.2.1  損失函數
      11.2.2  網路結構
      11.2.3  梯度與隨機梯度
      11.2.4  反向傳播
    11.3  卷積神經網路
      11.3.1  卷積核
      11.3.2  卷積核的應用
      11.3.3  感受野
      11.3.4  卷積神經網路結構
    11.4  RNN神經網路與LSTM網路
      11.4.1  RNN神經網路
      11.4.2  LSTM網路
    11.5  膠囊神經網路
    11.6  生成對抗網路
  第12章  人工智慧+X

    12.1  人工智慧+語文
      12.1.1  自然語言處理助力語文
      12.1.2  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領域
      12.1.3  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術語
      12.1.4  自然交叉的學科
    12.2  人工智慧+情感分析
      12.2.1  情為何物
      12.2.2  觸景生情
      12.2.3  知情達理
      12.2.4  情意綿綿
    12.3  人工智慧+自動駕駛
      12.3.1  了解自動駕駛的歷史
      12.3.2  知曉自動駕駛的現狀
      12.3.3  熟悉自動駕駛的技術
      12.3.4  自動駕駛下的思考
    12.4  人工智慧+藝術
    12.5  人工智慧+生物
      12.5.1  「攪局」之眼
      12.5.2  遺傳演算法
    12.6  人工智慧+視覺分析
      12.6.1  人臉識別
      12.6.2  垃圾分類
    12.7  人工智慧+法律與倫理道德
      12.7.1  責任劃分
      12.7.2  隱私保護
      12.7.3  知識產權
      12.7.4  道德倫理
      12.7.5  演算法偏差

  第13章  賦能教育
    13.1  教育重塑
      13.1.1  傳統教育方式的挑戰
      13.1.2  人工智慧時代下教育的改變
      13.1.3  賦能教師
      13.1.4  賦能學生
      13.1.5  賦能課堂
    13.2  職業轉變
      13.2.1  職業的消失
      13.2.2  盧德主義的教訓
    13.3  人機協作
      13.3.1  各有千秋
      13.3.2  取長補短
  第14章  教學思考
    14.1  「135」教學理念
      14.1.1  一「觀」
      14.1.2  三「意」
      14.1.3  五「心」
    14.2  公益萬里
      14.2.1  公益授課傳溫情
      14.2.2  義教萬里暖人心

    14.3  體驗式學習
  第15章  未來展望
    15.1  前車之鑒
      15.1.1  STEAM教育之熱
      15.1.2  「STEAM熱」下的反思
    15.2  基礎為本
    15.3  長路漫漫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