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兒童體驗論

  • 作者:伍香平|責編:趙偉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10737
  • 出版日期:2021/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8
人民幣:RMB 63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保衛童年的呼聲此起彼伏,童年的危機四面埋伏。童年的本質危機究竟是什麼?兒童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生活?兒童在生活中的角色地位是怎樣的?這些既是社會問題、教育問題,也是關係人類發展的問題。本書試圖從童年的危機入手,探尋這些現象背後的真實原因,從兒童追求幸福生活的角度進行體驗教育的研究,通過討論兒童體驗的重要性,追尋兒童體驗的歷史淵源,建構兒童體驗教育理論體系,再從兒童體驗的類型、發生機制與過程、要素等方面進行內部剖析,最後結合兒童教育實踐提出推進實施兒童體驗教育的實踐策略與路徑。

作者介紹
伍香平|責編:趙偉
    伍香平,博士,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教高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湖北省幼兒園園長理事會秘書長,湖北省學前教肓專業委員會學術會員、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已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生活體驗與兒童發展研究」、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幼兒體驗式閱讀研究」等5項,主編出版《幼兒教師易犯的150個錯誤》《幼兒生活體驗——養成教育》《體驗閱讀》《幼兒心理健康指導叢書》等10余套冊圖書;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獲得湖北省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1次,獲得全國基礎教育優秀教育資源獎1次。

目錄
導論  童年消逝的追問
    一、童年的消逝:過去的焦慮
    二、童年的追憶:當下的研究
    三、童年的反思:未來的展望
第一章  兒童體驗的重要性
  第一節  童年的理解
    一、童年的語義分析
    二、童年的多學科研究
  第二節  童年的危機
    一、童年的危機
    二、童年危機的表現
  第三節  童年的重構
    一、產生童年危機的原因
    二、童年意義的重新確立
  第四節  兒童體驗的意義
    一、兒童與兒童理解
    二、兒童特性的教育取向
    三、兒童體驗的教育特性
    四、兒童體驗的教育價值和意義
第二章  兒童體驗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  「體驗」的含義
    一、體驗的語義及特性
    二、不同領域中的「體驗」理解
三「體驗」的教育特性
  第二節  體驗的教育理解
    一、體驗與經驗
    二、體驗與感受
    三、體驗與知識
    四、體驗與理解
    五、體驗與移情
  第三節  國內體驗教育思想的歷史回顧
    一、孔子的樂學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二、莊子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三、王守仁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四、陶行知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五、陳鶴琴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第四節  國外體驗教育思想的歷史回顧
    一、希臘「三賢」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二、誇美紐斯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三、盧梭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四、杜威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五、蒙台梭利的體驗教育思想淵源
第三章  兒童體驗的理念建構
  第一節  確立生命完整性的教育目的觀
    一、身體與精神的統一
    二、自我與社會的和諧
    三、當下生活與未來生活的融通
  第二節  建構過程體驗式的課程本質觀
    一、作為體驗過程的課程本質觀
    二、兒童體驗課程的特徵

  第三節  構建體驗學習型的教學價值觀
    一、價值觀教學向教學價值觀的轉向
    二、基於學習方式變革的教學價值觀
第四章  兒童體驗的類型
  第一節  身體體驗
    一、身體體驗研究的回顧:活的身體
    二、兒童身體體驗的特殊性
    三、兒童身體體驗的特徵
    四、兒童身體體驗的認知價值
  第二節  遊戲體驗
    一、遊戲體驗的本質
    二、遊戲體驗
    三、遊戲體驗的特點
    四、遊戲體驗的價值
    五、遊戲體驗的有限性
  第三節  審美體驗
    一、靈動的美
    二、審美體驗
    三、審美體驗的特點
    四、審美體驗的價值與有限性
第五章  兒童體驗的過程
  第一節  體驗機制及過程概說
    一、機制的含義
    二、對「過程」的解讀
  第二節  兒童體驗發生的心理機制及其過程
    一、兒童心理體驗的生理基礎:無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二、兒童體驗的心理過程及其形式
    三、兒童體驗的心理過程是「知、情、意」相結合的過程
  第三節  兒童體驗發生的社會機制及其過程
    一、社會體驗過程的心理學基礎
    二、兒童道德體驗的社會過程
    三、兒童自我效能的社會性發展
  第四節  兒童體驗發生的文化機制及其過程
    一、文化與文化機制
    二、兒童體驗產生的文化過程
    三、兒童文化發生過程的特點
    四、教育推進兒童體驗發生的文化進程
第六章  兒童體驗的要素
  第一節  體驗時間
    一、時間表徵與標度
    二、體驗時間的生命價值
    三、兒童體驗時間的現實審視
    四、體驗時間的教育意義
  第二節  體驗空間
    一、空間的概念及其特徵
    二、體驗空間的內涵與特點
    三、兒童空間體驗的特殊性
  第三節  體驗主體
    一、普遍特性與主體性的理解
    二、兒童的主體特性

    三、兒童體驗主體的樣式
  第四節  體驗情境
    一、情境的基本內涵
    二、體驗情境及其特徵
    三、體驗情境的價值
  第五節  體驗場域
    一、場域與教育場域的理解
    二、教育場域及其特徵
    三、體驗場域的形成
第七章  兒童體驗的教育路徑與策略
  第一節  體驗教育環境的營造
    一、幼兒園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二、環境建設的立場:構建體驗場
    三、策略建議:環境養成法
  第二節  體驗教育課程的建設
    一、養成體驗課程建構的背景
    二、養成體驗課程的基本內容
    三、養成體驗課程的特點
    四、養成體驗課程的實施
  第三節  體驗教育教學的策略
    一、體驗閱讀的內容
    二、體驗閱讀的方法
    三、體驗生活即體驗閱讀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