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學怎麼讀--以電子信息類專業為例(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精品教材)

  • 作者:編者:張有光//顧慧毅//王夢醒|責編:竺南直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405419
  • 出版日期:2021/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6
人民幣:RMB 5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教育必須面向未來,移動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在重構工程教育內涵。本書首先嘗試從智能手機入手解讀專業內涵,以人物故事詮釋能力素質,于趣味中理解培養目標。其次,追溯大學教育理念的演化歷史,為理解當今工程教育的內涵奠定基礎。而關於「大學怎麼讀」這個問題,本書以北航正在進行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為例,探討書院與通識教育、「研究型」課程教學、綜合實驗、科技實踐及創新創業等教育途徑。最後選取「學習、選擇、規劃、定位」4個方面,針對困擾學生的12個共性問題,提供一種思考分析框架。
    本書定位為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大學指導性讀物,可以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導論」課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作為了解大學及其教育途徑的自學教材。對於家長來說,本書是幫助了解孩子大學生活和心理的有效途徑。而本書探討的大學教育理念、實踐則適合所有對大學教育感興趣的同仁來一起思考、討論。

作者介紹
編者:張有光//顧慧毅//王夢醒|責編:竺南直

目錄
第1章  未來工程的社會背景
  1.1  工程技術日新月異
    1.1.1  工程教育改革
    1.1.2  技術融合與實踐創新
  1.2  人工智慧風雲涌動
    1.2.1  移動通信變遷
    1.2.2  衝擊中的機遇
  1.3  息息相關的社會生存環境
    1.3.1  經濟全球化
    1.3.2  可持續發展
    1.3.3  老齡化愈演愈烈
    1.3.4  人性的考驗
  1.4  更遠處思考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2章  未來工程師的能力素質
  2.1  萬變不離專業
    2.1.1  數理基礎
    2.1.2  專業基礎
  2.2  一心向上之心強——學習能力
    2.2.1  學不在晚,終身為學
    2.2.2  勤鑽研,善創造
  2.3  紙張突圍戰——實踐能力
    2.3.1  分析、判斷、解決
    2.3.2  頂層設計,全局把控
    2.3.3  眾人拾柴火焰高
  2.4  大膽假設——創造能力
    2.4.1  創新的勇氣
    2.4.2  適變能力觀
    2.4.3  批判性思維
  2.5  一枝一葉總關情——人文關懷能力
    2.5.1  把握人性,經營之道
    2.5.2  可持續發展,安身立命之本
  2.6  發現未知的自己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3章  西方大學教育發展簡史
  3.1  啟蒙——「古希臘三哲」
    3.1.1  蘇格拉底
    3.1.2  柏拉圖
    3.1.3  亞里士多德
  3.2  探索——西方教育革新
    3.2.1  工程師的精英教育
    3.2.2  教學與科研相統一
    3.2.3  自由教育
    3.2.4  大學服務社會
    3.2.5  靈魂的教育
  3.3  升華——美國現代教育理念

    3.3.1  領航素質教育改革——哈佛大學與通識教育
    3.3.2  回歸育人本質——麻省理工學院與新工程教育轉型
    3.3.3  讓自由之風勁吹——斯坦福大學與創業教育
    3.3.4  設計與製造——歐林工學院與廣義工程教育
  3.4  西方教育總結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4章  中國大學教育發展簡史
  4.1  追根溯源——中國古代教育思想
    4.1.1  儒家教育思想
    4.1.2  道家教育思想
    4.1.3  佛家教育思想
    4.1.4  縱橫家教育思想
  4.2  歷史回眸——中國古代大學演變
    4.2.1  從五帝到明清
    4.2.2  朱熹「理學」與書院
    4.2.3  王陽明「心學」與書院
    4.2.4  書院教育特色
  4.3  博古通今——中國近代大學形成
    4.3.1  蔡元培與北京大學
    4.3.2  梅貽琦與清華大學
  4.4  中國教育總結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5章  潤物無聲的通識教育
  5.1  何謂通識教育
    5.1.1  中西方通識教育發展現狀
    5.1.2  學生的第二份成績單
  5.2  走進通識課程
    5.2.1  課程設計原則
    5.2.2  課程體系
  5.3  書院制
    5.3.1  古色古香味
    5.3.2  舊貌新顏裝
    5.3.3  最是書院好地方
    5.3.4  為發展添磚加瓦
  5.4  教室之外的精彩
    5.4.1  理工科專業的通識之道
    5.4.2  讀書是永恆的樂趣
    5.4.3  不容錯過的講座
    5.4.4  社會資源無處不在
  5.5  人才培養的完整性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6章  研究型課程教學
  6.1  「研究型」教學概述
    6.1.1  教學理念

    6.1.2  核心內容解構
    6.1.3  課程體系構建
  6.2  新生研討課
    6.2.1  大學上課的樣子
    6.2.2  走進光電信息世界
    6.2.3  同一個二維碼的「相遇」
  6.3  專業基礎課
    6.3.1  「三結合」講專業
    6.3.2  隨機過程,隨機過
    6.3.3  電子電路的奧秘
  6.4  專業研討課
    6.4.1  專業+研討
    6.4.2  處理器也可以人工智慧
    6.4.3  真正讀懂一篇論文
  6.5  研究型思維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7章  綜合實驗教學
  7.1  零基礎實驗——電子設計基礎訓練
    7.1.1  Proteus軟體使用
    7.1.2  Arduino點亮數碼管
    7.1.3  FM收音機和FM無線話筒製作
  7.2  零基礎實驗——單片機基礎訓練
    7.2.1  寢室物聯網系統
    7.2.2  夢幻手機
  7.3  綜合創新實驗——模擬通信
    7.3.1  教師定軍心
    7.3.2  學生鼓士氣
    7.3.3  師生共探教學新模式
  7.4  綜合創新實驗——數字通信
    7.4.1  基於ZYNQ的數字無線通信系統
    7.4.2  圖像壓縮傳輸系統
  7.5  綜合創新實驗——綜合設計
    7.5.1  基於深度學習網路的圖像識別
    7.5.2  非技術類綜合能力
  7.6  知識的內聯內化
    7.6.1  知識的內在關聯性
    7.6.2  知識的內化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8章  科技實踐的魅力
  8.1  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8.1.1  國外部分
    8.1.2  國內部分
  8.2  科研訓練的小熱身
    8.2.1  科研訓練培養
    8.2.2  揭開SRTP的蓋頭
  8.3  科技競賽的大比拼

    8.3.1  科技競賽初探
    8.3.2  演奏一曲「馮如杯」
    8.3.3  彈唱一則「電設」
  8.4  實驗室里暗藏玄機
    8.4.1  實驗室一瞥
    8.4.2  走上國際學術會議的演講台
  8.5  到外面去探探路
  8.6  「手腦結合」的綜合能力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9章  創業教育
  9.1  當我們談論創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9.1.1  何為創業
    9.1.2  教育的「第三本護照」
  9.2  高校課程體系
    9.2.1  他山之石
    9.2.2  教育體系規模初具
  9.3  創新課堂
    9.3.1  ERP沙盤模擬
    9.3.2  電子信息商業案例分析
    9.3.3  高技術創業管理
  9.4  創業實踐
    9.4.1  技術孵化
    9.4.2  直接創業
  9.5  「成功」的創業
    9.5.1  創業教育多元化
    9.5.2  創新思維
  思考題
  拓展思考
  參考文獻
第10章  那些未解答的謎
  10.1  百家爭鳴論學習
  10.2  「自我」如何尋找,如何堅持
  10.3  最糾結的選擇
  10.4  人生「迷」途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