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研究(基於多元視角的分析)

  • 作者:龐紅衛|責編:傅百榮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09236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研究(基於多元視角的分析)》以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為邏輯起點,以學校教育的變革為邏輯終點,以「整合」為研究核心,基於教育變革的視角對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整合展開研究。

作者介紹
龐紅衛|責編:傅百榮
    龐紅衛,男,浙江台州人。浙江省教育利學研究院、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教育學博士、副研究員。曾在《中國電化教育》《中國教育學刊》《教育發展研究》《比較教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為《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完成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1項、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1項、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2項,參與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基教一司委託重大調研課題、中央教科所招標課題等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主持研製《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主編《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指導手冊》《中小學心理危機篩查與干預工作手冊》《十年磨一劍一一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回首》系列叢書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一、技術應用的透視——信息化時代的來臨
    二、技術能否改變教育——信息技術影響教育的理論紛爭
    三、技術真的改變了教育嗎——信息技術影響教育的現狀分析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內有關研究文獻回顧
    二、國外有關研究文獻回顧
  第三節  概念界定與研究構想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假設
    三、研究構想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創新意義
第二章  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與融合——基於技術發展的視角
  第一節  信息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一、電子電腦的出現與發展
    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與推進
    三、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
  第二節  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
    一、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研究與試驗
    二、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進程與現狀
    一、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進程
    二、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現狀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理論思考——基於哲學觀的視角
  第一節  技術哲學的技術觀
    一、技術的本質與要素——技術的認識論視角
    二、人與技術的關係——技術哲學觀的視角
  第二節  教育哲學的教育觀
    一、教育的本質與要素——教育與技術的關係
    二、人與教育的關係——教育哲學觀的視角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基於哲學觀的思考
    一、技術——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基礎所在
    二、人——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目標指向
    三、技術教育化與教育技術化——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的融合過程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機制研究(一)——基於技術教育化的視角
  第一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推動力與抵制力研究
    一、力場分析理論對技術融合的動力學機制研究
    二、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推動力研究
    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抵制力研究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過程與階段研究
    一、技術擴散的過程模型研究
    二、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過程模型研究
    三、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水平與階段研究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運作模型建構
    一、學校層面的信息技術融合模型建構與案例分析
    二、個體層面的信息技術融合模型建構與案例分析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機制研究(二)——基於教育技術化的視角
  第一節  信息技震?融合對學校生態的影響——生態學的觀點
    一、學校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生命種群」
    三、外來「生命種群』』對學校系統的「入侵」——信息技術在學校中的應用
  第二節  信息技術的融合重構新的學校技術生態圈
    一、信息技術改變知識的傳播形式
    二、信息技術改變教育的交往方式
  第三節  新的學校技術生態圈推動學校教育的變革
    一、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學校系統特徵的變化
    二、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學校教育功能的變革
    三、信息技術的融合與教育教學方式的革新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學校教育的未來展望——基於未來發展的視角
  第一節  信息技術在學校中的應用前景——基於《地平線報告》的分析
    一、《地平線報告》的內容及產生過程
    二、《地平線報告》對信息技術在學校中應用前景的分析
  第二節  信息技術塑造未來的學校教育
    一、未來的學校——從數字校園到虛擬學校
    二、未來的教室——從多媒體教室到智能教室
    三、未來的學習——從移動學習到泛在學習
  第三節  結語
第七章  餘論——問題及反思
  第一節  信息技術對人的影響——技術的偏向分析
    一、信息技術改變知識形態——知識的超鏈接與碎片化傾向
    二、信息技術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學習與思考的淺表化
    三、信息技術導致人的異化——虛擬社會的影響分析
第二節  信息技術對學校的挑戰——教育的使命與應對
    一、關注人的本質力量——喚起人在信息社會中的主體性
    二、關注人的真實存在——應對信息技術對人的異化
第三節信息技術與新的教育不公平——「數字鴻溝」的出現與應對
    一、學校教育中「數字鴻溝」的主要特徵及表現
    二、學校教育中「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分析
    三、學校在消除「數字鴻溝」中的作用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三、信息技術導致人的異化——虛擬社會的影響分析
  第二節  信息技術對學校的挑戰——教育的使命與應對
    一、關注人的本質力量——喚起人在信息社會中的主體性
    二、關注人的真實存在——應對信息技術對人的異化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新的教育不公平——「數字鴻溝,,的出現與應對
    一、學校教育中「數字鴻溝」的主要特徵及表現
    二、學校教育中「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分析
    三、學校在消除「數字鴻溝」中的作用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