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教學詮釋學

  • 作者:楊四耕|責編:劉佳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03949
  • 出版日期:2020/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8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如果我們把認識論看作是檢視教學的「知識眼光」,那麼詮釋學就可以視為檢視教學的「創作眼光」。在這裡,「知識眼光」實際上是一種抽象的人的眼光,是基於理智抽象的理性人的眼光;而「創作眼光」實際上是活動著的、生成著的人的眼光,是走向全面的人與豐富的生活的眼光。
    本書內容包括:詮釋學方法,一個教學論難題,教學的詮釋學取向,教學的領域是理解的領域,教學理解與人文化成,教學理解的內在結構,教學理解的主要類型,教學理解的過程,教學理解的方法,教學理解的客觀尺度。

作者介紹
楊四耕|責編:劉佳
    楊四耕,本名楊四根,師範畢業后,曾在小學、初中、高中任教十余年,后求學于華東師範大學,現任職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教學詮釋學以及高效教學經驗提煉等方面有一定造詣,出版《體驗教學》《課堂是一種態度》《創造自己的高效教學經驗》《教學詮釋學》《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七個關鍵》《學校整體澡程規劃》(合著)等著作,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叢書」「變革的課程領導叢書」「品質課程叢書」「學校文化變革叢書」「特色學校聚焦叢書」「課堂教學轉型叢書」「學校課程深度變革叢書」「品質課程實驗研究叢書」「學校課程發展從書」等60余種。

目錄
前言  文化與眼光
第一章  詮釋學方法
  一、詮釋學方法的轉向
  二、詮釋學方法的要義
  三、詮釋學方法與教育研究
第二章  一個教學論難題
  一、凱洛夫教學論體系
  二、一種積極的懷疑論
  三、「凱洛夫問題」的實質
第三章  教學的詮釋學取向
  一、從認識論到詮釋學
  二、教學的詮釋學取向
  三、教學理解何以可能
第四章  教學的領域是理解的領域
  一、教學理解觀的反思與批判
  二、在對話中重建教學理解
  三、從實踐詮釋學的觀點看
第五章  教學理解與人文化成
  一、教學理解的本體論基礎
  二、教學理解內蘊于教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理解與人文化成
第六章  教學理解的內在結構
  一、教學理解的構成要素
  二、教學理解要素的構成方式
第七章  教學理解的主要類型
  一、知識取向的教學理解
  二、實踐取向的教學理解
  三、解放取向的教學理解
第八章  教學理解的過程
  一、教學理解的「內循環」過程
  二、教學理解的「外循環」過程
第九章  教學理解的方法
  一、方法還是理解:兩難的選擇
  二、教學理解方法的特徵
  三、通向理解的「非方法」
第十章  教學理解的客觀尺度
  一、考察客觀性的三個維度
  二、教學理解的客觀性問題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