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常識(尹建莉父母學堂2021年教育日曆)(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凝聚了尹建莉老師教育理念精華以及古今中外聖賢以及心理學大家教育箴言的教育常識經典。
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言:常識是姿態最低的學問,教育學是最該普及的常識。當教育和常識走到一起,就是沃土和種子走到一起。
這是一本教育枕邊書,內容涵蓋了如何給孩子愛和自由,如何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緒、順暢地和孩子溝通,怎樣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注意力,該不該給孩子定規矩,如何給孩子嘗試權、選擇權、犯錯權,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寫作和學習,養兒育女的力量究竟應該用在哪等教育的常識。
這是一個多媒體互動寶藏,365天育兒小錦囊,每頁都有二維碼,掃碼進去,每天將帶給你不同的育兒小錦囊、有聲書或課程,它們都為您免費提供,讓您每天學習、踐行一點教育的常識,增強親子互動,促進親子感情讓你不僅能夠實現從「不知道」到「知道」,還能實現從「知道」到「做到」。
作者介紹
編者:尹建莉|責編:王峰|總主編:郎世溟
尹建莉,作家,教育學者,中國家庭教育標誌性人物,當代家庭教育思想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曾在學校從事語文教學及管理工作,現專門從事教育理論研究及寫作。
尹建莉的教育觀整合了東西方優秀的思想,集科學性與實用性于一體,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劃時代的教育經典之作,一經出版即引起巨大轟動,震撼中國教育界,尤其促進了人們對閱讀的認識,並以平均每年近百萬冊的銷量長銷不衰,目前在中國大陸僅紙質書已銷售近800萬冊,網上閱讀量過億,成為現象級圖書。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是她教育思想的成果體現,圓圓從小酷愛閱讀,博覽群書,品學兼優,跳級兩次,16歲參加高考,語文幾近滿分,以總分超過清華大學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常春藤盟校攻讀碩士學位,現就職于某知名外企。
目錄
PART 01 愛出者愛返
1月-31日
童年不缺愛,人生才能飽滿。
懂得愛自己,長大后才不被別人控制。
「寧死做官的老子,不死討飯的娘。」
只要是正常的愛,給多少都不會讓孩子變壞。
不要讓孩子變成被知識的重量壓垮的人。
凡事多問願不願意,少想應不應該。
PART 02 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2月1-28日
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自由不是不關心、不管孩子,
而是把各種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人唯有自由才有成長,關係里唯有自由才是成全。
沒必要對孩子進行「精細管理」。
PART 03 愛是自由之子,永遠不是統治的產物
3月1-31日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
最好不要把他的思維早早地固定到秤桿上。
我們要小孩子怎樣對待我們,
我們就應當怎樣對待小孩子。
想發財不是錯,但不能直接去找別人要錢。
一切都給孩子,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愛是自由之子,永遠不是統治的產物。
PART 04 「放手」的原則
4月1-30日
反思自己的愛,是否很多時候讓孩子惶恐不安。
世界上,沒有一種關於兒童心理和智力的測試是科學的。
家長最難做到的,不是幫孩子做事,而是不幫他做事。
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只要他的選擇在兩條底線之上:
第一是沒有生命和健康危險;
第二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
PART 05 愛TA就如TA所示,而非如我所願
5月1-31日
家長的責任是讓孩子高興,沒機會哭。
哪裡有嚴厲教育和無休止的嘮叨,哪裡就有「熊孩子」。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應成為家長忌語。
好的教養是讓別人舒服。
孩子其實十分好面子。
允許孩子犯錯,給足孩子面子。
PART 06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
6月1-30日
孩子不是為「長大」「成功」「成才」活著,
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
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
不要讓他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踐行這一點是最難的,但它的終極收益
是一份兒童節禮物的千萬倍。
PART07 不限制、不打擾,就是對孩子想象力、注意力的最好培養
7月1-31日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養,不限制就是培養。
注意力不需要培養,越培養越渙散,
「不打擾」就是最好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和要求孩子有進取心,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不要把「養成好習慣」這句話掛在口頭上。
對孩子「苦口婆心」,是一種錯誤的交流方式,
和孩子說話,要帶著蜜。
PART 08 家不是講規矩的地方
8月1-31日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給孩子定規矩。
立規矩造成的後果就是對孩子限制太多,
使孩子的大部分能量用於和家長對抗,
同理心、自控力等無法充分發展。
平時不被規矩捆綁的孩子,自然大方,遇到
該遵守規則的事反而特別配合,特別有分寸。
你是不是孩子眼裡那個「不聽話」的家長。
PART 09 教孩子寬容的智慧
9月1-30日
允許孩子犯錯誤,給孩子自由,
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
經常給孩子貼標籤,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