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字時代教師教育關鍵詞(基礎理論篇)

  • 作者:編者:鄭旭東//王繼新//吳秀圓|責編:劉曹芃//劉巧巧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45111
  • 出版日期:2020/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9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教師是學校課堂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這使得教師發展逐漸成為新時期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數字時代教師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內容。本書從數字時代教師教育的關鍵術語入手,對當前教師發展中涉及的核心術語進行分類並提供詳細解釋和說明。本書主要包括專業發展、基礎知識、重要人物、經典著作、組織機構和重要事件六部分。本書對數字化環境下教師教育發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本書讀者對象不僅包括教師教育工作者和專業研究人員,還包括一線教師、師範生等。

作者介紹
編者:鄭旭東//王繼新//吳秀圓|責編:劉曹芃//劉巧巧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專業發展
1. 「雙師型」教師(☆☆☆)
2. 技術型教師(☆☆☆)
3. 反思型教師(☆☆☆)
4. 新手型教師(☆☆☆)
5. 專家型教師(☆☆☆)
6. 智慧型教師(☆☆☆)
7. 「整合連貫型」教師教育模式(☆☆☆)
8. 成人高等教育(☆☆)
9. 技術知識(☆☆☆)
10. 教學法知識(☆☆☆)
11. 學科內容知識(☆☆☆)
12. 學科教學法知識(☆☆☆)
13. 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知識(☆☆☆)
14. 整合技術與教學法的知識(☆☆☆)
15. 技術、教學法與學科內容整合的知識(☆☆☆)
16. 觀課議課(☆☆)
17. 教師共同體(☆☆☆)
18. 教師繼續教育(☆☆☆)
19. 教師教育範式(☆☆☆)
20. 教師教育(☆☆☆)
21. 通才教師教育(☆☆☆)
22. 教師教育一體化(☆☆☆)
23. 師範生(☆☆☆)
24. 免費師範生(☆☆☆)
25. 師範教育(☆☆☆)
26. 師本培訓(☆☆)
27. 教師素質(☆☆☆)
28. 教師(☆☆☆)
29. 全科教師(☆☆☆)
30. 「四有」教師(☆☆)
31. 教師職業倦怠(☆☆☆)
32. 教師職業素養(☆☆☆)
33. 教師職業專業化(☆☆☆)
34. 教師專業發展(☆☆☆)
35. 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36. 教師專業化(☆☆☆)
37. 教師專業社群(☆☆☆)
38. 職業教育(☆☆)
39. 職前職后一體化(☆☆)
40. 同課異構(☆☆☆)
41. 校本培訓(☆☆☆)
42. 校本研修(☆☆☆)
43. 網路研修(☆☆)
第二部分 基礎知識
1. 比較教育學(☆☆)
2. 高等教育(☆☆)
3. 學前教育(☆☆)
4. 義務教育(☆☆)

5. 終身學習(☆☆)
6. 終身教育(☆☆)
7. 博雅教育(☆☆)
8. 通識教育(☆☆)
9. 全納教育(☆☆)
10. 協同教育(☆☆)
11. 學習型社會(☆☆)
12. 學習契約(☆)
13. 創新課堂(☆☆)
14. 學習共同體(☆☆)
15. 學習風格(☆☆)
16. 操作性條件反射(☆)
17. 工具性條件反射(☆)
18. 認知策略(☆☆)
19. 認知風格(☆☆)
20. 認知工具(☆☆)
21. 認知負荷(☆☆)
22. 工作記憶(☆☆)
23. 感覺記憶(☆☆)
24. 短時記憶(☆☆)
25. 元認知(☆☆)
26. 長時記憶(☆☆)
27. 頓悟(☆)
28. 格式塔(☆☆)
29. 多元文化教育(☆☆)
30. 多元智能理論(☆☆)
31. 學習動機(☆☆)
32. 反思(☆☆)
33. 反思性實踐(☆☆☆)
34. 良構問題(☆☆)
35. 非良構問題(☆☆☆)
36. 分散式認知(☆☆)
37. 情境認知(☆☆)
38. 分科課程(☆☆☆)
39. 核心課程(☆☆☆)
40. 外圍課程(☆☆☆)
41. 活動課程(☆☆☆)
42. 顯性課程(☆☆☆)
43. 隱性課程(☆☆☆)
44. 顯性知識(☆☆)
45. 默會知識(☆☆)
46. 校本課程開發(☆☆)
47. 同儕互助(☆☆)
48. 吸收性心智(☆)
49. 習得性無助(☆☆)
50. 考試焦慮(☆☆)
51. 精神分析(☆☆)
52. 經驗(☆☆)
53. 行動研究(☆☆☆)
54. 基於設計的研究(☆☆)

55. 會話分析(☆☆)
56. 行為主義(☆☆)
57. 建構主義(☆☆)
58. 社會建構主義(☆☆)
59. 人本主義(☆☆)
60. 巨型大學(☆)
61. 教育智慧(☆☆)
62. 教育信仰(☆☆)
63. 教育機智(☆☆)
64. 教育共同體(☆☆)
65. 教育公平(☆☆)
66. 教學相長(☆☆)
67. 教學設計(☆☆☆)
68. 教學法(☆☆☆)
69. 境脈(☆☆)
70. 教學反思(☆☆☆)
71. 教學臨界閾(☆☆)
72. 教學效能感(☆☆)
73. 教學點(☆☆☆)
74. 教育精準扶貧(☆☆)
75. 教育生態(☆☆)
76. 知識建構(☆☆☆)
77. 行動教育(☆☆)
78. 具身認知(☆☆)
第三部分 重要人物
1. 蘇格拉底(☆☆)
2. 亞里士多德(☆)
3. 埃德加·戴爾(☆☆)
4. 愛德華·桑代克(☆☆)
5. 大衛·奧蘇貝爾(☆☆)
6. 阿爾伯特·班杜拉(☆☆)
7. 保羅·朗格朗(☆☆)
8. 查爾斯·賈德(☆☆)
9. 戴維·梅瑞爾(☆☆)
10. 董仲舒(☆)
11. 約翰·杜威(☆☆☆)
12. 奧古斯特·福祿貝爾(☆)
13. 赫爾巴特(☆☆)
14. 霍華德·加德納(☆☆)
15. 詹姆斯·芬恩(☆☆)
16. 約翰·洛克(☆☆)
17. 蘇霍姆林斯基(☆)
18. 維特海默(☆)
19. 勞倫斯·斯滕豪斯(☆☆)
20. 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21. 施良方(☆☆)
22. 讓·皮亞傑(☆☆)
23. 理查德·梅耶(☆☆)
24. 維果茨基(☆☆)
25. 羅伯特·加涅(☆☆)

26. 羅伯特·斯滕伯格(☆☆☆)
27. 亞伯拉罕·馬斯洛(☆)
28. 邁克爾·波蘭尼(☆☆)
29. 瑪麗亞·蒙台梭利(☆)
30. 約翰·裴斯泰洛奇(☆☆)
31. 喬治·米勒(☆☆)
32. 喬治·西蒙斯(☆)
33. 庫爾特·勒溫(☆)
34. 勞倫斯·科爾伯格(☆☆)
35. 查爾斯·賴格盧特(☆☆)
36. 拉爾夫·泰勒(☆☆☆)
37. 昆體良(☆☆)
38. 誇美紐斯(☆☆☆)
39. 沃爾夫岡·苛勒(☆☆☆)
40. 考夫卡(☆☆)
41. 卡爾·羅傑斯(☆☆)
42. 傑羅姆·布魯納(☆☆☆)
43. 柏拉圖(☆)
44. 本傑明·布盧姆(☆☆☆)
45. 李·舒爾曼(☆☆☆)
46. 約瑟夫·施瓦布(☆☆☆)
第四部分 經典著作
1. 《愛的教育》(☆☆)
2. 《愛彌兒》(☆☆)
3. 《當代教師教育》(☆☆☆)
4. 《多媒體學習》(☆☆)
5.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6.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
7. 《教師教育研究》(☆☆☆)
8. 《教師教育雜誌》(☆☆☆)
9. 《教育過程》(☆☆)
10. 《教育漫話》(☆☆)
11. 《學習的條件》(☆☆)
12. 《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
13. 《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
14. 《學記》(☆☆)
第五部分 組織機構
1. 中央電化教育館(☆)
2. 英國教育研究協會(☆☆)
3.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
4. 美國國家教師教育認證委員會(☆☆☆)
5. 美國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
6. 美國教師教育認證委員會(☆☆☆)
7. 美國教師教育院校協會(☆☆☆)
8. 美國教師聯盟(☆☆☆)
9. 美國心理學會(☆☆)
10. 全美教育協會(☆☆)
11. 教育應用研究中心(☆☆)
12. 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
第六部分 重要事件

1. 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2.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
3. 八年研究(☆☆)
4. 微軟「攜手助學」項目(☆☆☆)
5. 領雁工程(☆☆)
6. 國培計劃(☆☆)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