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如廁訓練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受到中國父母的足夠重視,畢竟我們大多數人是通過代代相傳的育兒方法來幫助孩子告別尿布的。但是,如廁訓練的意義不僅僅是幫助孩子獲得一項技能,更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分水嶺:寶寶借此學會了規則和自控,同時自尊、自信也會在此刻萌芽。在《寶寶如廁訓練沒煩惱》一書中,布教授按照孩子的月齡,依序描述了從出生到5歲孩子在如廁訓練方面會出現的發展、變化與挑戰;提出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如廁訓練法」,並給出了「孩子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的七大信號」,父母可以在恰當的時候開始循序漸進的如廁訓練,讓孩子體驗到整個過程中的成就感,從而避免嚴苛的如廁訓練帶來的挫敗感。此外,布教授對孩子不同發展階段可能遇到的如廁相關問題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例如尿床、便秘、腹瀉、入園后的如廁問題、旅行中的如廁問題等。基於豐富的臨床經驗,布教授還分享了諸如家裡添丁時老大可能出現的各種如廁狀況,以及許多孩子對抽水馬桶的恐懼如何處理等議題。如廁這件日常小事可以成為父母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其意義早已超越排泄本身。
作者介紹
(美)T.貝里·布雷澤爾頓//喬舒亞·D.斯帕羅|譯者:嚴藝家
目錄
第一章 如廁訓練讓孩子做主
孩子的困惑:我的便便去哪兒了
為什麼嚴苛的如廁訓練不奏效
以孩子為中心的如廁訓練
入托壓力:如廁訓練不可迴避的挑戰
第二章 掌握0?5歲發展關鍵點,如廁訓練沒煩惱
新生兒
考慮如廁訓練還為時尚早
享受被安撫並學習自我安撫
早期換尿布的積極體驗至關重要
2個月
能區分父母並對溝通方式有期待
換尿布時與父母積極互動
5個月
再也不會乖乖地等著換尿布
換尿布時間也是親子玩耍時間
7?8個月
時不時會配合換尿布
換尿布時也會變著花樣搗蛋
10?12個月
換尿布時玩起「追逐遊戲」來
在與父母互動中學習合作
如廁基礎技能初見苗頭
開始如廁訓練仍然為時尚早
18個月
會走路帶來的興奮感壓倒一切
七個信號俱全再開始如廁訓練
信號一:對於行走和站立不再時刻感覺到興奮
信號二:能理解父母說的話,並轉換為行動
信號三:會說「不!」
信號四:會把物品歸位
信號五: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信號六: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小便和大便
信號七:對自己的身體有意識
2歲
模仿和取悅大人促使她主動採取行動
更多準備就緒的信號
還沒有準備好的信號
她需要全然的掌控感
如廁訓練循序漸進「五步法」
3?5歲
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倒退
「整夜乾爽」不可強求
為了身體的私密性而憋便
浴缸里的「失控時刻」
男孩們的「消防遊戲」
總是來不及上廁所
入托后可能會出現倒退
需要父母溫柔而堅定的支持
第三章 如廁訓練遇到困難怎麼辦
新生兒的便與尿
新生兒的大便
新生兒的尿
布尿布or紙尿褲
訓練褲
體驗掌控感的方式之一
對馬桶沖水的恐懼
站著小便
尿褲子
父母對此的反應越小越好
當孩子小題大做時怎麼辦
二寶到來引起老大倒退時怎麼辦
需要去看醫生的情況
尿床
夜裡不尿床是如廁訓練中最難的一步
半年不尿床的孩子再次開始尿床
孩子持續尿床怎麼辦
父母可以做什麼
父母需要避免做什麼
身體探秘
父母不動聲色就好
有一點需要讓孩子知道
幼兒園與如廁訓練
照料者態度一致很關鍵
推薦照料者這樣做如廁訓練
避免讓孩子體驗羞恥感
老師和家長要達成一致
來自長輩的壓力
父母要有自己的主張
長輩需與孩子父母達成一致
手足之爭與行為倒退
理解大寶的心理需求
父母怎麼辦
旅行與如廁訓練
如廁訓練開始階段不宜旅行
如果必須旅行怎麼辦
第四章 需要求助兒科醫生的情況
尿布疹
如何減少尿布疹
當尿布疹無法消除時
便秘
如何判斷孩子便秘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