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認識脊療
1 脊療的概述 無創傷的療法
2 脊療的歷史淵源 古老的醫學
3 脊柱的構造 身體的棟樑
4 脊髓與脊神經 神經的中樞
5 脊柱與疾病 健康的警訊
6 脊療的原理 牽一髮而動全身
7 脊療的功效 安全可靠的療法
第二章 專家教你脊柱診斷
8 脊柱變形的重要原因 不良姿勢的危害
9 肉眼檢查法 最簡單的診斷法
10 背俞穴診病法 用指壓發現異常
11 指壓檢查法 用拇指找出痛點
12 雙肩水平診病法 通過雙肩的高低檢測脊柱
13 肩胛骨診病法 通過肩胛骨的傾斜程度檢查內臟
14 長短腿診病法 通過雙腿的長度檢查脊柱
15 足部診病法 通過足相診斷疾病
第三章 脊療的基本手法
16 脊療的常用手法
17 捏脊療法 中國傳統的醫術
18 指撥療法 簡便易學的手法
19 按脊療法 調理內髒的手法
20 整脊療法 牽引複位的手法
第四章 脊療幫你遠離亞健康
21 神經衰弱 矯正錯位,愉悅精神
22 眩暈 伸展轉動,氣血兩足
23 多汗 調節汗液分泌,通調水道
24 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和胃,疏肝理氣
25 電腦綜合征 撥筋推拿,改善血液循環
26 肥胖 消耗脂肪,成功瘦身
第五章 脊柱本身疾病的治療
27 脊柱側彎 施以頓力,矯正複原
28 頸椎病 引導推動,鬆弛肌肉
29 肩周炎 指壓推拿,活動關節
30 急性腰扭傷 扳按複位,消除疼痛
31 腰椎間盤突出症 扭轉推搖,輕鬆運動
32 足跟痛 推壓關節,對症治療
33 強直性脊柱炎 矯正脊柱,及時治療
34 坐骨神經痛 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第六章 常見病的治療
35 頭痛 按壓頸部,神清氣爽
36 腦震蕩後遺症 牽引頸椎,調節神經
37 落枕 使用巧力,疏通經絡
38 失眠 鎮靜安神,寧心靜氣
39 三叉神經痛 揉推治療,祛寒止痛
40 耳鳴 側屈搖正,心態平和
41 慢性鼻炎 按壓痛點,輕鬆呼吸
42 咽部異物感 咽喉通暢,心情愉悅
43 呃逆 清熱除煩,養陰潤燥
44 冠心病 滋補氣血,益氣養心
45 高血壓 血流通暢,平肝潛陽
46 糖尿病 清熱利尿,調節新陳代謝
47 慢性腹瀉 排便正常,腸胃舒暢
48 慢性胃炎 促進消化,緩解不適
49 慢性闌尾炎 消除炎症,恢復健康
50 膽囊炎 利尿瀉熱,疏肝利膽
51 膽結石 排石止痛,健脾利膽
52 結腸炎 調節平衡,消炎止痛
53 便秘 消食化積,疏通腸道
54 痔瘡 清熱利濕,避免久坐
55 哮喘 平喘止咳,呼吸平穩
56 蕁麻疹 減輕過敏癥狀,改善體質
57 網球肘 通經活絡,化淤止痛
58 尿頻 培補元氣,固腎縮尿
59 斜視 按壓舒筋,持之以恆
60 靜脈曲張 健脾利濕,活血通絡
第七章 婦科、男科病癥的治療
61 月經不調 補氣養血,溫經通絡
62 痛經 活血化淤,行氣止痛
63 女性不孕 溫中益氣,補精填髓
64 子宮肌瘤 行氣活血,消積化癥
65 子宮脫垂 益氣健脾,及早治療
66 性功能障礙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67 陽痿 補益腎氣,壯陽起痿
68 前列腺增生 溫腎補血,清熱利濕
第八章 小兒常見病癥的治療
69 小兒嘔吐 調理胃腸,促進消化
70 小兒腹瀉 清熱利濕,增強體質
71 小兒便秘 潤腸通便,理氣補血
72 小兒食積 調補脾胃,滋陰養液
73 小兒疳積 清熱利濕,健脾和胃
74 小兒厭食 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75 小兒腹脹 消脹排氣,防治感染
76 小兒遺尿 辨證施治,益腎健脾
77 小兒夜啼 溫中健脾,清熱安神
78 小兒驚厥 清熱解毒,平肝息風
79 小兒貧血 健脾益氣,滋養氣血
80 佝僂病 補充鈣質,正常發育
81 百日咳 抑制病菌,潤肺止咳
82 暑熱症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83 小兒發熱 清熱降溫,益氣排毒
84 小兒多動症 及時矯正,健康成長
第九章 自我脊療保健操
85 抱膝運動 脊療保健的「王牌
86 雙腿環繞運動 長短腿的矯正
87 金魚運動 內臟功能的強化
88 背部伸展運動 最簡單的保健操
89 合併運動 X 型腿的矯正方法
90 腿部運動 防止老化,促進平衡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脊療保健
91 姿勢矯正法 用正確的姿勢保護脊柱
92 硬板床矯正法 選擇有益健康的睡眠
93 枕頭矯正法 選擇最適宜的高度
94 肩枕和毛巾矯正法 利用工具矯正脊柱
95 枕墊矯正法 用枕墊矯正腰椎
96 24 小時脊柱矯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