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教育生活史研究叢書/夢山書系

  • 作者:李艷莉|總主編:周洪宇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ISBN:9787533476632
  • 出版日期:2017/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3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李艷莉著的《崇高與平凡--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研究(1912-1937)》以範式轉換入手,主要針對以往研究大多側重知名大學教授的學術生活,忽視近代中國大學教師群體及其具體的、微觀的、日常的全方位生活常態的展現而切入。本書首先從政府、學校以及學者等多維立場來透視大學教師的准入活動,包含了准入程序、准入資格等多項活動。在此基礎上,本書圍繞大學教師以愛情和婚姻、衣食住行、朋友交往等為主的日常生活,以教學管理、授課、課堂師生互動等為主的教學活動,以學術創作、理論探究等為主的科研活動,以參與教師評議會、與校長等學校管理者的互動為主的校務管理活動,以公開演講、政治活動、社會實驗等為主的業餘活動等生活的多個側面。通過對其最本真生活的全方位研究,走向大學教師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精神性」和「生活性」的有效統一和雙向互動研究路徑之上,同時結合1912年—1937年全體大學教師平凡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透視大學教師崇高職業背景下作為「平凡的活動的人」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共相和個相,分析其時代特徵下的獨特心理等表現,折射其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互動圖景等,並總結可供當今大學教師生活改革的借鑒因子。

作者介紹
李艷莉|總主編:周洪宇

目錄
導論
    一、「方鴻漸們」的日常生活
    二、研究緣起
    三、研究價值
    四、研究現狀述評
    五、研究方法及資料說明
    六、概念界定與理論參照
第一章  大學教師:一個新群體的崛起
  第一節  時局變幻中的大學教師角色
    一、生存環境變遷:從大學堂到大學
    二、學者探尋:從教學、研究者到推廣者
  第二節  大學教師的群體概況綜覽
    一、大學教師的籍貫、性別、年齡構成
    二、大學教師的校際、地區、院系分佈
    三、大學教師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職稱分佈
    四、大學教師的專、兼任分佈
  第三節  大學教師的聘任活動
    一、由松到緊:宏觀層面的聘任規範
    二、各自為政:中觀層面的校別調整
    三、授予聘書:微觀層面的聘任活動
第二章  文化生活:高深學問終為伴
  第一節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樂也
    一、教室之內:「黑白生活」拉開帷幕
    二、赴外考察:深入實踐的參觀教學
    三、擇師運動:正常教學生活的挑戰
  第二節  學術研究:高深學問的追尋
    一、依托書籍:相忘于理論之內研究
    二、實驗室:動手操作之中求真知
    三、調查實證:讀書不實踐,仿佛曇花現
    四、學術休假:研究、休假並蒂開
  第三節  社會推廣:致力於改善民智和民力
    一、擁抱社會:大學教師社會推廣現場還原
    二、多重獲利:大學教師社會推廣的意義
第三章  經濟生活:倉廩實而知禮節  
  第一節  收入情況:大學教師經濟生活的維繫
    一、薪酬:各級各類教師所得有異
    二、福利:薪酬之外的間接性回報
    三、縱橫比較:大學教師收入水平考量
  第二節  索不完的薪餉:艱難時局下的奮力爭取
    一、集體行動:索薪正在進行時
    二、對於索薪:大家有話說
    三、點面關係:索薪不僅是索薪
  第三節  「跑街式生活」:第二生存空間的拓展
    一、政府和大學對大學教師「跑街」的態度
    二、大學教師「跑街式生活」的群像素描
    三、大學教師「跑街式生活」之針砭
第四章  食衣住行:消費生活的基本運轉
  第一節  食:張先豆腐馬先湯
    一、食在學校:學校提供的飲食服務
    二、學校外圍的居家飲食或「下館子」

    三、大學教師中的美食家和招牌菜
  第二節  衣:藍布衫故事和馬夾教授
    一、大學男教師:中西服飾雜糅
    二、大學女教師:旗袍一枝獨秀
  第三節  住:安得廣廈千萬間,教師俱歡顏
    一、校內:大學教職員住宅和宿舍
    二、校外:租賃住宅呈集聚分佈
  第四節  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一、黃包車:人力助力下的便捷
    二、校車:學校配備的出行工具
    三、汽車:便捷和身份的雙重象徵
    四、火車、輪船、飛機上的長途跋涉
第五章  日常交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一節  基於校外空間的私人交往
    一、制度一非制度:家庭空間內的交往
    二、鴻雁傳書:文字、聲音符號的互動
    三、結伴出行:交往和領略美景並行
  第二節  基於學校空間的同事交往
    一、共同體:校務會議平台的工作交往
    二、運動、聚餐、俱樂部:健身聯誼兩不誤
    三、教員休息室:教學空隙的閑聊、交往
  第三節  學術、精神坐標:與大學生的交往
    一、課餘交往:解決學生困惑的良方
    二、聯誼活動:師生情誼融合的紐帶
    三、導師制:學業、生活交往的平台
第六章  愛情、婚姻、家庭:叫我如何不想他
  第一節  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愛情和婚姻
    一、遵循傳統,舊式婚姻的守棄
    二、愛神眷顧,漸生情愫相結合
    三、昔日師生,芙蓉帳里成夫妻
  第二節  近代大學教師的家庭生活
    一、大學教師家庭結構的靜態呈現
    二、大學教師家庭生活的動態圖景
    三、與家人共享其樂融融休閑時光
第七章  思考與評價:特點、與社會變遷及啟示
  第一節  近代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特點
    一、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一般性
    二、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特殊性
  第二節  近代大學教師日常生活與社會變遷
    一、社會變遷推動大學教師日常生活微適
    二、大學教師日常生活引領社會變遷
  第三節  民國時期大學教師日常生活的啟示
    一、關注目常生活,明確大學教師「生活人」角色
    二、秉持教一研一推,提升文化生活的基線
    三、調整薪酬津貼,保障經濟生活良性穩健運行
    四、肯定主體間性,深化日常交往形式及共同體
    五、積極調節  和理解,提升婚姻、家庭生活質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