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日本近世孟子註釋文獻研究/亞洲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叢書

  • 作者:張曉明|責編:張宇|總主編:葛繼勇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8995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日本近世(1603—1868)初期朱子學的興起,《孟子》註釋也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一極具特色的轉變是日本思想史研究的關鍵課題。
    本書由「論述篇」「譯註篇」組成。「論述篇」考察了自藤原惺窩至林羅山的朱子學思想轉變,探討了《孟子》在近世古學思潮中的歷史位相,並進一步分析了荻生徂徠的《孟子識》、山井鼎的《七經孟子考文》與荻生北溪的《七經孟子考文補遺》;「譯註篇」借助關西大學泊園文庫、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本,對《孟子識》與《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孟子卷)》進行了文獻整理與註解比對。
    整體而言,從荻生徂徠到山井鼎及荻生北溪,日本近世?園學派的《孟子》註解體現了「先王之道」思想的連續性,成為儒學日本化歷程中的重要表徵。

作者介紹
張曉明|責編:張宇|總主編:葛繼勇
    張曉明,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文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日本思想史、中日儒學交流史。

目錄
總序
凡例
論述篇
  第一章 《孟子》註釋在日本近世初期的轉變——從藤原惺窩到林羅山
  第二章 《孟子》在日本古學思潮中的歷史位相
  第三章 荻生徂徠與《孟子識》
  第四章 山井鼎與《七經孟子考文》
  第五章 荻生北溪與《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譯註篇
  《孟子識》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孟子卷)》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