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脾胃病臨證心悟

  • 作者:編者:張濤//黃曉燕//李鐵強//沈林艷|責編:韓燕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97196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編寫架構深契「脾胃為樞」的中醫樞機理論:上篇「醫論」立足經典文獻考辨,系統闡釋脾胃學說精要。從《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脾主運化」與《傷寒論》「陽明中土」的經義鉤玄,到東垣「陰火」學說與景岳「命門溫脾」的理論互參,再到對壯醫「三道」理論的借鑒,結合現代臨床對「脾虛生濕、痰瘀互結」等病機的深化認識,構建起「陰陽-五行-病機-治法」多維聯動的理論體系。中篇「醫話」以臨床札記形式實錄學術思辨,既論《傷寒論》「和法」調治心下痞的方葯妙用,亦析風葯昇陽在脾虛泄瀉中的配伍精要;既探烏梅丸寒熱並調治療厥陰病胃痛之機理,亦闡羅偉生教授「從虛論治」肝病的學術思想。中篇尤重個人經驗提煉,如李鐵強教授從「胃以降為順」辨治消化不良、張濤教授以「脾虛濕熱」論治潰瘍性結腸炎等,皆以案釋理,展現「醫理、文化、臨床」的深度融合。下篇「醫案」精選驗案,按嘔吐、吐酸、胃脘痛等病證分類,每案嚴格遵循「完整病程記錄→動態辨證分析→經典理論溯源」的體例。此「理、法、案」環環相扣的編纂體系,正是對「立論必溯《內》《難》,臨證須參百家」治學思想的時代回應。

作者介紹
編者:張濤//黃曉燕//李鐵強//沈林艷|責編:韓燕

目錄
上篇·醫論
  從「陽道實、陰道虛」淺談陰陽學說在脾胃病診治中的價值
  基於「五行生剋規律」談肺之嘔吐論治
  論「脾胃分治」與「脾胃合治」理念在脾胃系統疾病診治中的價值
  謹察「病機之所在」思維在臨證中的重要性
  從「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生理特性談「寒熱並用」法論治兒童脾胃疾病
  基於「脾虛為本,濕、痰、瘀為標」辨治泄瀉
  「補脾固本、內外兼治、攻補兼施」辨治慢性胃炎
  「病、證、靶、方、葯」微觀辨證與宏觀辨證結合在脾胃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慢性胃炎癌癌轉化的本質與桂派林氏中醫從瘀論治的內涵
  基於腸道菌群-炎症軸探討香砂六君子湯從脾論治炎症的科學內涵
  現代醫家從「濕毒」論治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規律
  基於「以樞調樞」理論,從肝肺論治潰瘍性結腸炎
  從壯醫學「三道」論治胃食管反流病
  從調和肝脾入手治療脂肪性肝病
  從寒熱錯雜、濕郁脾胃談經方辨治腹脹
  從脾陰論治脾胃病
  調節氣機升降是脾胃病治療的基本法則
  疏肝解郁法是肝硬化治療的基石
中篇·醫話
  「和法」在《傷寒論》中的應用與臨床體會
  論《傷寒論》治療「心下痞」的思路和方法
  風葯在脾胃病治療中的價值
  「形神合一」在胃痞患者中的運用
  從厥陰病探討烏梅丸在脾胃病中的應用
  從「瘀」論治脾胃系統疾病及逐瘀湯類方的臨床應用
  從「升清除濕」論治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
  胃病Ⅲ號方組方思路及防治慢性胃炎的機理
  羅偉生教授「從虛論治」慢性肝病的理論探討
  羅偉生教授運用柴芍六君子湯經驗
  張濤教授從「脾虛為本、濕熱瘀毒為標」論治潰瘍性結腸炎
  從「郁、熱、酸、虛」論治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性便秘的用藥經驗
  從「胃以降為順」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篇·醫案
  嘔吐
  呃逆
  吐酸
  胃脘痛
  胃痞
  嘈雜
  腹痛
  腹脹
  泄瀉
  便秘
  便血
  脅痛
  雜病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