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會存在新探索--在線協同與人智協同的社會助長效應/青年學者文叢

  • 作者:劉娜|責編:孫宏穎//楊玉瑤
  • 出版社:北京郵電大學
  • ISBN:9787563577095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28
人民幣:RMB 6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觀眾存在和虛擬協同、在線協同、人智協同的社會助長效應,通過一系列的行為實驗,系統地揭示了觀眾存在、虛擬協同、在線協同以及人智協同等不同社會存在形式下個體行為績效指標、心理測量指標和生理測量指標的變化。特別是在在線協同和人智協同的背景下,本書表明了這些新型社會存在形式如何對個體的行為績效起促進或抑製作用。

作者介紹
劉娜|責編:孫宏穎//楊玉瑤

目錄
第1章  社會存在與社會助長效應的概念及社會助長效應的解釋理論
  1.1  社會存在的概念和形式
  1.2  社會助長效應的概念
  1.3  社會助長效應的解釋理論
    1.3.1  喚醒理論
    1.3.2  社會遵從理論
    1.3.3  認知過程理論
第2章  社會助長效應的關鍵影響因素
  2.1  性別因素
    2.1.1  個體性別
    2.1.2  觀眾和共同作業者性別
  2.2  任務因素
    2.2.1  任務難度與任務熟練度
    2.2.2  任務類型與任務特性
  2.3  組織因素
    2.3.1  績效差異
    2.3.2  關係、熟悉度和吸引力
第3章  社會助長效應的測量
  3.1  行為績效指標與任務績效
  3.2  心理測量指標
  3.3  生理測量指標
第4章  觀眾存在的社會助長效應
  4.1  本章引論
  4.2  研究方法
    4.2.1  參試者
    4.2.2  實驗任務
    4.2.3  實驗軟體與素材
    4.2.4  自變數與實驗設計
    4.2.5  因變數及其測量
    4.2.6  變數操作的有效性檢驗
    4.2.7  實驗設備與工作地設計
    4.2.8  實驗流程
    4.2.9  數據分析
  4.3  研究結果
    4.3.1  搜索任務績效與主觀喚醒水平
    4.3.2  判斷任務績效與主觀喚醒水平
    4.3.3  績效變化率和主觀喚醒水平變化率
  4.4  結果討論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觀眾存在引發社會助長效應的眼動機理
  5.1  本章引論
  5.2  研究方法
    5.2.1  參試者
    5.2.2  自變數與實驗設計
    5.2.3  因變數及其測量
    5.2.4  實驗任務與材料
    5.2.5  實驗設備與軟體
    5.2.6  實驗流程
    5.2.7  數據分析
  5.3  研究結果

    5.3.1  響應時間
    5.3.2  準確率
    5.3.3  注視數與注視持續時間
    5.3.4  目標注視數
    5.3.5  注視覆蓋搜索區域比例
    5.3.6  掃視幅度和掃視速度
    5.3.7  瞳孔直徑
    5.3.8  掃描路徑長度
  5.4  結果討論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虛擬協同的社會助長效應
  6.1  本章引論
  6.2  研究方法
    6.2.1  實驗設計
    6.2.2  參試者
    6.2.3  實驗設備與軟體
    6.2.4  刺激物
    6.2.5  實驗流程
  6.3  研究結果
    6.3.1  反應時間
    6.3.2  正確率
  6.4  結果討論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在線協同中共同作業者績效差異的影響作用
  7.1  本章引論
  7.2  研究方法
    7.2.1  參試者
    7.2.2  實驗設計
    7.2.3  實驗軟體與素材
    7.2.4  實驗流程
    7.2.5  數據分析
  7.3  研究結果
    7.3.1  操作檢驗
    7.3.2  協同作業引發的社會助長效應
    7.3.3  社會比較方向的調節作用
  7.4  結果討論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人智協同的社會助長效應
  8.1  本章引論
  8.2  研究方法
    8.2.1  參試者
    8.2.2  實驗設計
    8.2.3  實驗軟體與素材
    8.2.4  實驗流程
    8.2.5  數據分析
  8.3  研究結果
    8.3.1  響應時間
    8.3.2  準確率
  8.4  結果討論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總結與展望
  9.1  結論與應用啟示
    9.1.1  結論
    9.1.2  應用啟示
  9.2  局限性與未來展望
    9.2.1  局限性
    9.2.2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