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和合之美(村落共同體意識的多維空間生產)

  • 作者:牛文斌|責編:韓國茹//王佳寧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9815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新玉村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村落共同體意識在新玉村的井、祠堂、村廟、客堂、公房等鄉村公共空間中如何產生,如何把整個村莊整合為村落共同體的問題。首先,本書提出新玉村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傳統農業生產的分散發展與非農經濟的集體發展並存的經濟現象;其次,本書從「分」與「合」共存的張力中,分析村落共同體意識在具體村落空間中是如何被生產的;最後,本書提煉出村落整合發展的文化運行邏輯,指出村落共同體意識的生產是農村社區「自我保護運動」的結果,在維繫農村社區的整合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從文化層面實現農村社區的聚合發展。

作者介紹
牛文斌|責編:韓國茹//王佳寧
    牛文斌,男,陝西隴縣人,法學博士,雲南大學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人類學、農村經濟與發展、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在《思想戰線》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新玉村經濟的「分」與「合」
  第一節  新玉村農業生產的「分」
    一  土地的分散
    二  生產組織的分散
    三  生產方式的分散
  第二節  新玉村非農經濟的「合」
    一  保留集體預留地
    二  鄉鎮企業的發展
    三  土地統一流轉
  第三節  新玉村的「自我保護運動」
    一  維繫村落的存在
    二  抵制「脫嵌」衝動
    三  文化上的聚合
    小結
第二章  井:型塑生活關係的空間
  第一節  日常生活中的「井」
    一  水井
    二  老井
    三  天井
  第二節  作為地名的「井」
    一  從背井離鄉到鑿井而居
    二  成為村落組織單位
  第三節  精神文化象徵的「井」
    一  尋找「三姑井」
    二  恢復「三姑井」
    三  打造「三姑情」
    小結
第三章  祠堂:凝聚血緣關係的空間
  第一節  新玉村的共祠文化
    一  玉井宗祠
    二  顧井祠堂
    三  滕井祠堂
  第二節  從一姓一祠到多姓共祠
    一  一姓一祠
    二  六姓共祠
  第三節  玉井的祭祖儀式
    一  中元節祭祖
    二  紅白喜事祭祖
    三  中秋節祭月
    小結
第四章  村廟:聚合地緣關係的空間
  第一節  村廟的變遷
    一  從村內小廟到土主廟
    二  從土主廟到正中寺
    三  重建正中寺
  第二節  正中寺「開光」
    一  韓愈成了土主
    二  村幹部成為廟管
    三  開光儀式

  第三節  順風寺的廟會
    一  重建順風寺
    二  廟會中的儀式
    三  廟會中的認同
    小結
第五章  客堂:強化社會交往關係的空間
  第一節  客堂的出現
    一  請客方式的變遷
    二  建客堂
  第二節  村內交往關係的整合
    一  辦婚宴
    二  米線節
    三  規範客堂宴請活動
  第三節  村落之間交往關係的建構
    一  兩村認親
    二  殺豬飯
    小結
第六章  公房:建構政治關係的空間
  第一節  村落治理空間
    一  舊村改造
    二  建設污水處理池
    三  環境衛生整治
  第二節  村民合意空間
    一  村規民約的修訂
    二  從合議到合意
  第三節  集體行動空間
    一  進行道德模範評選
    二  村落的文體活動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