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肥料生態環境效應(精)/中國肥料研究與應用全書

  • 作者:編者:施衛明|責編:劉軍//陳思逸//冉海瀅//孫高潔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3158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3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闡述了化肥和有機肥在我國主要農田生態系統中施用的生態環境效應的最新成果,詳細介紹了施肥與生態效應、施肥與大氣環境效應、施肥與水體環境效應、施肥與土壤環境效應、肥料效應評價方法和防控技術,以及我國典型種植系統,包括糧食作物種植系統、蔬菜種植系統、果樹茶園種植系統以及種養結合型種植系統的施肥與環境效應等內容。另外,展望了未來肥料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效應。本書兼具土壤肥料與環境科學結合的鮮明特色,前瞻性和專業性較強。
    本書對從事土壤肥料和生態環境行業的生產企業、工程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業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工程應用參考價值,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農業和環境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編者:施衛明|責編:劉軍//陳思逸//冉海瀅//孫高潔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肥料施用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影響
    1.1.1  對土壤環境的負面影響
    1.1.2  對水體環境的負面影響
    1.1.3  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1.2  肥料對我國土壤固碳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2章  施肥與生態效應
  2.1  施肥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1.1  施用化肥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2.1.2  施用有機肥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2.2  施肥對土壤動物多樣性的影響
    2.2.1  土壤動物及其生態功能
    2.2.2  土壤動物多樣性及其分佈
    2.2.3  施肥對土壤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2.3  施肥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3章  施肥與大氣環境效應
  3.1  施肥與大氣活性氮及溫室氣體排放
    3.1.1  氮氧化物(NOx)排放
    3.1.2  氨(NH3)排放
    3.1.3  氧化亞氨(N2O)排放
    3.1.4  甲烷(CH4)排放
  3.2  溫室氣體測定
    3.2.1  靜態箱法
    3.2.2  動態箱法
    3.2.3  箱法/鹼液吸收法
    3.2.4  箱法/氣相色譜法
    3.2.5  箱法/吸收光譜法
  3.3  氨揮發排放
    3.3.1  氨揮發機理
    3.3.2  氨揮發的影響因素
    3.3.3  氨揮發排放量與環境效應
    3.3.4  稻田氨揮發
    3.3.5  旱地氨揮發
  3.4  氨揮發測定
    3.4.1  密閉室間歇抽氣法
    3.4.2  通氣式海綿吸收法
    3.4.3  風洞法
    3.4.4  微氣象法
    3.4.5  可調諧二極體激光吸收光譜一反向拉格朗日隨機擴散模型法(TDLAS-BLS)
  3.5  施肥的大氣環境效應
    3.5.1  溫室效應
    3.5.2  酸沉降
    3.5.3  霧、霾
  參考文獻
第4章  施肥與水體環境效應
  4.1  面源污染
    4.1.1  化肥損失與面源污染
    4.1.2  面源污染負荷

  4.2  種植業氮、磷流失監測
    4.2.1  徑流取樣方法
    4.2.2  淋溶取樣方法
    4.2.3  面源污染相關樣品的實驗室檢測技術
  4.3  地表水富營養化
  4.4  地下水硝酸鹽污染
    4.4.1  地下水硝酸鹽污染危害
    4.4.2  地下水硝酸鹽含量與風險現狀
    4.4.3  地下水硝酸鹽來源
    4.4.4  施肥與地下水硝酸鹽污染
  參考文獻
第5章  施肥與土壤環境效應
  5.1  土壤肥力質量
    5.1.1  土壤酸化
    5.1.2  土壤次生鹽漬化
    5.1.3  土壤板結
    5.1.4  土壤有機質
  5.2  土壤環境質量
    5.2.1  重金屬
    5.2.2  ?酸酯
    5.2.3  抗生素
  5.3  土壤健康質量
    5.3.1  連作障礙
    5.3.2  生物多樣性
  5.4  土壤質量評價方法
    5.4.1  多變數指標克里金法
    5.4.2  土壤質量動力學方法
    5.4.3  土壤質量綜合評分方法
    5.4.4  土壤相對質量評價法
  參考文獻
第6章  肥料效應評價方法
  6.1  氮足跡
    6.1.1  計算方法
    6.1.2  糧食作物體系
    6.1.3  經濟作物體系
  6.2  碳足跡
    6.2.1  計算方法
    6.2.2  糧食作物體系
    6.2.3  經濟作物體系
    6.2.4  碳中和
  6.3  LCA評價
    6.3.1  影響因子
    6.3.2  計算方法
  參考文獻
第7章  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
  7.1  源頭防控技術
    7.1.1  優化施肥技術
    7.1.2  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技術
    7.1.3  生物炭應用增效減排技術
    7.1.4  農藝農機融合減量施肥技術

    7.1.5  輪作制度調整
  7.2  過程攔截技術
    7.2.1  農田排水口促沉
    7.2.2  生態溝渠攔截
    7.2.3  生態塘凈化
  7.3  循環利用技術
    7.3.1  肥水安全回灌技術
    7.3.2  濕地化稻田技術
    7.3.3  養分回收再利用技術
  7.4  4R防控技術體系
    7.4.1  4R防控技術體系組成
    7.4.2  4R防控技術體系的優勢及理論突破
    7.4.3  4R技術體系的應用案例
  參考文獻
第8章  我國典型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1  糧食作物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1.1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養分平衡
    8.1.2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氧化亞氮排放
    8.1.3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氨揮發
    8.1.4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硝態氮淋洗
  8.2  蔬菜作物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2.1  菜地施肥狀況以及帶來的問題
    8.2.2  菜地養分去向
    8.2.3  養分損失及效應
    8.2.4  損失阻控技術與展望
  8.3  果樹茶園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3.1  果樹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3.2  茶園種植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4  .種養結合型系統施肥與環境效應
    8.4.1  種養結合型系統
    8.4.2  我國種養結合型系統糞水施用技術——以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體係為例
    8.4.3  我國種養結合型系統不同糞肥施用技術的對比分析——以華北平原「糧-飼」輪作系統為例
    8.4.4  我國種養結合型系統施肥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評估
    8.4.5  基於運輸距離的種養結合型系統不同糞水施用技術的效益分析
    8.4.6  我國種養結合型施肥的發展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  未來肥料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效應
  9.1  農業綠色發展對肥料種類和施用技術的需求
    9.1.1  施肥種類和施肥技術與農業綠色發展的關係
    9.1.2  施肥種類對農業綠色發展的影響
    9.1.3  施肥技術對農業綠色發展的影響
    9.1.4  農業綠色發展對肥料種類的需求
    9.1.5  農業綠色發展對施肥技術的需求
  9.2  肥料與低碳農業
    9.2.1  肥料與低碳農業的聯繫
    9.2.2  施肥管理策略減排固碳
  9.3  土壤肥料與智慧農業
    9.3.1  智慧農業的概念
    9.3.2  基於大數據的智慧農業應用情況
    9.3.3  智慧土肥的發展目標與建設內容

    9.3.4  智慧農業在精準施肥上的研究與應用案例
  9.4  肥料與有機農業
    9.4.1  作物產量
    9.4.2  作物品質
    9.4.3  土壤的肥力效應
    9.4.4  環境效應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