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晚期差異構造抬升頁岩孔隙回彈響應機制及其控藏效應

  • 作者:王陽//張涵宇|責編:周紅
  • 出版社:中國礦大
  • ISBN:9787564669133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6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晚期差異構造抬升頁岩孔隙回彈響應機制及其控藏效應」,以有機地球化學、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等理論為基礎,聚焦四川盆地燕山期-喜馬拉雅期構造抬升后的早志留世龍馬溪組頁岩。本書研究內容遵循「地質背景約束-實驗模擬驗證-多尺度表徵解析-機理模型構建」路線,利用高壓三軸實驗系統模擬實際地質圍壓變化,再現頁岩孔隙演化變形過程,精準計算不同尺度孔隙回彈率。旨在解決「晚期差異構造抬升頁岩孔隙回彈響應機制」科學問題,揭示孔隙回彈動力學機制,完善深層頁岩儲層多尺度表徵理論,闡明孔隙系統調整與頁岩氣富集的耦合關係,為四川盆地龍馬溪組頁岩氣高效勘探開發提供理論支撐。
    本書適合頁岩氣勘探、油氣儲層研究領域科研人員、行業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王陽//張涵宇|責編:周紅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1.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2 地質背景及實驗方法
  2.1  區域地質背景
  2.2  區域構造演化特徵
  2.3  區域地層發育特徵
  2.4  龍馬溪組空間展布特徵
  2.5  樣品特徵與實驗方法
  2.6  小結
3 沉積環境及其控制下頁岩物質組成特徵
  3.1  沉積環境及有機質富集
  3.2  源岩有機地球化學特徵
  3.3  儲層礦物組成
  3.4  小結
4 構造抬升條件下龍馬溪組頁岩儲層孔隙特徵
  4.1  實驗系統及實驗條件
  4.2  變形實驗前後頁岩孔隙結構類型及演變
  4.3  變形實驗前後頁岩孔裂隙結構演變及機理
  4.4  構造抬升演化過程中三維孔隙模型
  4.5  小結
5 構造抬升作用下頁岩孔隙回彈特徵及其「源-匯」控藏效應
  5.1  實驗方法與處理過程
  5.2  基於DP-NMR和DP-POR實驗的頁岩孔裂隙特徵
  5.3  頁岩孔隙回彈調整影響因素
  5.4  頁岩孔隙回彈響應機制
  5.5  龍馬溪組頁岩孔裂隙間「源-匯」控藏效應
  5.6  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